今年7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

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度,虽然天气还不到最热的时候,

不过近年来地球不断升温,小暑节气常常出现摄氏35度以上的高温,

还好台湾典型的夏季气候,

下午常有一场“西北雨”,可稍稍舒缓燥热的天气。

“小暑小禾黄”,意指小暑时节是第二期稻作秧苗期及第一期稻作黄熟的时候,

小暑时,台湾周围海域持续在27℃,暖水鱼族群聚,

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红𫠐、赤宗,淡水海域有黑鲷、嘉腊。

人体易出汗,消耗大,养生强调补充体力,解热防暑。

过去有小暑节气吃黄鳝、莲藕和绿豆芽的习惯,

此外,暑热炎夏,吃苦尝酸也是保健之道,

萝卜叶、苔菜等盛夏苦味食物,可以增进食欲,

健脾利胃,甚至有助减少心情烦闷,提神醒脑,

但要适量,否则伤胃。

暑热使人容易出汗流失津液,番茄、柠檬、草莓、葡萄、

山楂、凤梨、芒果等酸味水果,有助收敛汗水,止泻祛湿,

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其中芒果更是小暑节气的代表水果,

芒果是少数富含蛋白质的水果,除了含有胡萝卜素、

粗纤维以及维生素A、B1、B2、C,还有烟碱酸、

滋味甜中带酸,是夏天很受欢迎的水果。

炎炎夏季,人们喜食生冷,菜肴中加点醋酸,

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原则。中医养生主张“平”,

任何情况之下不宜有过激之处,喜为心之志,

一旦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因此过喜则心伤,心伤则心驰神荡,

思想无法集中,所以即使是“喜”也要节制有度,使心情舒畅,

炎炎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

正是人体阳气活动旺盛之时,工作生活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

或从事读书习字、观景纳凉等静态活动,

运动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暑气满溢的夏天,虽然动辄满身大汗,

不过排汗其实是老天巧妙设计的身体排毒机制!

下回汗流浃背的时候,要对自己的身体发出感恩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