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脸书上散布仇外或歧视言论,现在得要坐牢了。 针对一名用户发表仇视外国人言论,德国符兹市法官17日宣布判处1年半的刑期。另外,美国新闻业者也开始检视读者评论的利弊,甚至有媒体取消网站评论功能,显示网络“言论自由”的标准,日渐受到严格检验。

《德国之声》报导指出,该名用户前科累累,2014年时也曾因鼓吹屠杀犹太人、外国人和难民,被符兹市当地法庭处以2年又3个月的刑期。许多政治人物也注意到,去年近百万难民涌入德国后,网络上的仇外言论也跟着激增。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国会领袖考德14日提出,脸书、谷歌、推特等社群媒体若没有在一周内移除用户张贴的仇恨言论,政府应予以开罚50000欧元。他向德国《明镜周刊》表示,“不罚钱也可以,还有另一个作法。就像香烟外包装上都有警示标语,我们何不要求社群媒体也贴出警告:‘在此交流的任何人都有可能被他人言语污辱。’”

同样关注此事的司法部长马斯上周也提及,国内推特用户检举的案例中,只有1%的贴文真的被移除,而脸书处理的比率较高,46%的不当言论会被删。他强调,“如果没有立即删除含有犯罪意图的贴文,我们就要考虑如何让脸书和推特负起法律责任。这就是悬在他们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另外,对于读者评论乱象多,美国公广电台《NPR》在今年8月取消其网站上的读者评论功能。他们发出声明表示,《NPR新闻》网站2008年推出评论功能,但近期评估发现,会到官网留言的读者,占读者总数的比例不到1%,固定留言者则为数更少。他们鼓励读者转向脸书专页或记者的个人网页留言。

对此,《今日美国》的专栏作家Rem Rieder表示“乐见网站评论功能消失”,更指出许多媒体也在陆续跟进。但是,《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却认为,读者在新闻官网上的评论很宝贵,但在脸书、推特上的回应品质较差,“一旦取消读者评论,新闻业者不仅放弃形塑公共讨论的机会,也放弃与读者保持直接、持续互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