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广州1100万常住人口中,就有360多万外来人口,其实,关爱外来工,广州一直在努力,做了很多实在的事,例如将农民工纳入参加社保范畴、农民工参加生育保险、解决外来工子女教育难题。但是,在很多外来流动人口的内心深处,仍旧无法在广州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今次政府拿出从未有过的力度来服务外来工过年,让不少外来工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馨。“如果平时我们所遇到的困难,也能得到这样的服务就好了。”

其实,如今政府对流动务工人员的政策思路,已经不仅是单纯管理、权益保护,而是扩展到提供服务、社会融合等方面。正如有专家提出:以广州的财政实力,是否可以对流动人口实施更广泛的福利措施,对外来工的教育、医疗、培训、保障等等方面多倾斜些,甚至实现“市民待遇”。

当然,由于目前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作为承载社会保障与福利的载体,外来流动人口完全实现“市民待遇”是不现实也不可能,但政府部门是否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规划方案,让外来流动人口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例如我努力工作、依法纳税,数年之后可以享受怎样的社会保障及福利,等等。

可以想见,当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真正享受到市民的平等待遇,他们融入到广州整体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将不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