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SCs)是一项颠覆性的光伏技术,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工艺简单等优势。目前,小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达25.7%。然而,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组件的效率相对偏低,这主要归因于四个方面:(1)钙钛矿薄膜和其他功能层的非均匀大面积沉积;(2)组件串联电阻的增加和并联电阻的减少;(3)连接独立子电池单元的死区;(4)P2线蚀刻边缘处的局部钙钛矿退化。实现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的产业化还需要解决诸多问题,例如大面积组件性能的提升、大面积高质量钙钛矿薄膜的沉积、设计互连子电池模组。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大面积钙钛矿的成膜困难,如何沉积具有高均匀性和可重复性的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目前,沉积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的方案仍没有标准化的设计方案。钙钛矿薄膜的厚度、结晶度、表面粗糙度和致密性都将直接影响器件光吸收、电荷载流子产生和传输。

针对以上问题,该论文首先介绍了钙钛矿薄膜的生长动力学理论,以及溶剂工程控制钙钛矿薄膜;其次,阐述了各种沉积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的方案,包括刀刮法、狭缝涂布、喷涂、打印、丝网印刷、软盖沉积、真空沉积、旋涂等,介绍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及其应用于钙钛矿光伏组件制备的最新进展,这些方法也被应用于沉积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实现全规模化钙钛矿光伏的制备;最后,提出了未来实现钙钛矿光伏商业应用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关论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