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离开、如何离开所熟悉的城市,仿佛是现今必不可免的思考题 。起行之时,有什么是必须被带走?艺术家陈咏蓝以城市剪影,不曾存在的第三号“客运大楼”为题,以银器雕塑记录离开一个城市的沉重决定, 由不同细碎片段记录人生中的离开与不舍,作为收舍行装的最后一夜。
陈氏从微观的角度了解及刻划我城。她将现实生活周遭见到的“杂项”物品以小型金属“雕琢”成艺术品,重塑影像,以微观角度去重新思考城市与自己的关系。故事围绕着空的行李箱,收集不同珍贵回忆、一草一木、公园里的板凳⋯⋯行李箱满泻后意味时日已到,重新出发到新天地,并将所有回忆如“收细电筒”般缩小,随行相伴。
陈氏投射自己对个人及城市的念想,把个人颜色及时间填补。陈氏反思身处两地的遭遇及环境虽未必相同,仍希望透过物品唤醒及填补对城市的重要回忆与空白,撰写成为人生中必须有的“杂项事记”,作为给予每一位准备前往第三号“客运大楼”的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