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的妈妈于数年前因肺癌而离世,在最后的两年多的日子,Peter 为了照顾妈妈,就放下香港的工作,来到温哥华,每天的时间表都是围绕着妈妈的医疗程序、日常生活作息。要照顾长期病患者,需要的是忍耐和很多的爱。Peter 是𡥧仔(最小的儿子),一直在家就不需要做家务,现在要肩担着照顾妈妈的责任,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会感到压力,生怕妈妈不开心,而最难受的是,自己看着心爱的妈妈身体一天一天消瘦、吃不下,睡不着,知道即使怎样努力,眼前心爱的妈妈也会离开。

妈妈离世后,Peter 深深体会到长期病患者、临终病人与家人的“苦”,面对死亡的恐惧与无奈,要照顾家人的身心俱疲,他很想以过来人,以耶稣的心肠与他们同行。他就参加了危疾关顾的队伍,每星期去探望病人。亚成 (化名)原在厨房工作,因长时间工作缘故,与家人关系生疏,也没有几个朋友,当得知自己患了肺癌末期时,像是世界末日,

放下手上工作,从“有用”“有贡献”的男人,瞬间变成软弱、无法自理的“废人”(亚成对自己的形容词)。这也是病人、长者内心的挣扎,在心中不断地控诉自己—失去了在家中、在社会中的价值; 失去了自理能力,连累家人要照顾自己; 失去了机会,为过去所犯的错误内疚,知道没办法补偿; 失去⋯⋯

关顾队员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可让病人起死回生,他们所做的,就是陪伴,与亚成喝茶、谈天、载他去看医生,成为他的朋友,慢慢地亚成发现这群人不一样,渐渐对信仰有兴趣,在世间感受到耶稣的爱,对死后有盼望,就信了耶稣。信了耶稣,并没有让他癌细胞消失,最终也回到尘土中。亚成太太在安息礼拜时分享,亚成在最后的日子,是她所见亚成人生中最开心的日子,他每星期都期盼著与关顾队员见面说笑,就像家人般。亚成太太也因丈夫的改变而信了耶稣。

队员与亚成的最后约定,就是天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