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门徒倍增,大家通常想到的就是按部就班:首先祷告、然后预备、分享福音、门徒训练、建立教会、培训带领者、最后才倍增门徒。

用这种思维方式,国度增长固然看来容易跟进,因为是直线式按顺序走。

问题是,事情不都是这么进行的,而且也不见得最有效的。

如果我们渴望见到神的国迅速增长,就必须用“非顺序成长”的思维模式去建立门徒。

这个“非顺序成长”的模式打破传统的顺序模式去建立门徒。多数人倾向认为建立门徒是一个直线式顺序成长的过程:首先祷告、然后预备、分享福音、门徒训练、建立教会、培训带领者、最后才倍增门徒。但其实不一定要这么进行!

想像一下,如果以下这线条代表一个人的生命,其中有这五个时间点:(B)出生、(1)第一次听见福音、(+)决志跟随耶稣、(M)开始建立门徒﹙遵守、教导与分享﹚、(D)死亡离开世界。

照这次来看,一个“属灵世代”算是是从 1﹙第一次听见福音﹚到 M﹙第一次建立门徒﹚。但如果我们运用第四堂学到的“最好的祝福”模式,那么时间轴可以变成以下这样:

照这次来看,一个“属灵世代”仍然是从 1﹙第一次听见福音﹚到 M﹙第一次建立门徒﹚。但你会发现,所需的时间大幅缩短了!随着倍增的效果将为几个世代带来巨大的不同。

以下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发生:在一个人决志跟随耶稣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建立门徒。例如:你遇见了一个人,他对于属灵的事很感兴趣,但他还未准备好将自己的生命交给耶稣。虽然如此,他仍愿意聚集他的朋友和家人一起来了解圣经。我们可以向这类人作出示范,如何进行聚会去分享所学的,让他们再教导别人同样地去聚集一群人。这么一来,也许在第一个人决志跟随耶稣之前,就已经倍增小组和培训带领者了。这表示我们可以在一个人信耶稣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培训;而不仅只在人决志跟随耶稣之后,才能开始培训。那么时间轴可能会是以下这样:

照这次来看,随着时间的飞逝﹙过了几个世代之后﹚,一个“属灵世代”就缩短至从 1﹙第一次听见福音﹚到 M﹙第一次建立门徒﹚之间的距离。有时候,某些人可能一时无法信耶稣,或者还未准备好听福音,但仍然以倍增的模式来教导,藉着社区发展或者领袖训练的机会,也有可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当有一天时机成熟了,福音就能够进到这个社群,自然而然以几何级数传开。那么时间轴可能会是以下这样:

所以,“非顺序成长”最关键的是要迅速发掘谁是好土。谁会学到了,就照样做?这样的人值得我们专注时间、精神与心力去栽培,并且需要建立“学习者”与“辅导者”的关系。当你与自己人际关系圈以外的人互动接触时,必须特别留意找到“好土”这类人 ── 就是神的国在各个地方、族群及关系网络中扩张增长一个不可缺少的关键。

你曾经看过一个刚信主的人迅速地建立门徒吗?

有什么事情是我们也许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做了,而让刚信主的人无法地建立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