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种科技产品的背后除了材料成本外,还有许多环境、社会、人力成本。当你轻松滑着手机时,可曾想过在制作的过程中,有多少人因此牺牲吗?Who Pays Film制片团队的短篇纪录片,为各位揭露科技产品背后的“人类成本”。

在空气不流通的厂房内,工人必须日复一日做着相同的工作,一个月甚至只有一个晚上的休假时间。但这些身体疲劳隐藏的危害远远不及他们所接触到的化学药剂。

在大部分西方国家中,苯是禁止做工业使用的第一类致癌物质。但中国这个世界过半手机的生产地,并没有遵循这样的规则。苯毒害使得厂内的工人们一个接一个倒下,罹患白血病(俗称血癌)的人越来越多,在这样的绝望之下,工人跳楼轻生事件层出不穷。但厂方非但没有正视苯的危害,甚至还拒绝支付赔偿,或是企图塞钱使受害者封口。

苯在各种不同工业中被广泛运用。运动用品、印刷、电子产品以及装修材料都含有苯。不只工人工作在非常剧毒的环境中,购买产品的消费者也会暴露在苯之下。

要阻止悲剧不断重演,国际人权与电子产品永续组织呼吁消费者要积极行动,主动联系厂商询问苯毒害相关问题,并施加压力在那些科技大厂上。专家声称,一个不含苯的电子用品只会多花消费者不到一美元。只要多几个铜板,就能拯救无数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