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雄市议会政治的发展过程研究,与当时台湾其他地区的议会政治发展作比较,以了解高雄在台湾近代地方政治发展史上的特殊性。

本书以一九二○~一九六○年间的高雄市级议会为主轴。一九二○年,台湾实施地方议会,同时高雄也升格为街,象征高雄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至于以一九六○年为断限,主要是从一九五○年到一九六○年间,国府对于如何透过选举控制地方派系,尚在摸索阶段,一九六○年后,国民党对于地方派系的控制已渐成熟,高雄市地方政治也进入另一个新时期。

本书所锁定的讨论对象,以议员为主轴,并旁及与议员相关的市长及州议员、(临时)省议员。市长虽在日治时代及战后初期,均为政府指派,然其做为政府在地方的代理人,与议员之相处,与当时政经发展息息相关。

一九五○年后,市长改为民选,其成为地方派系之龙头,与议员互动更加密切。至于州协议员、州会议员及(临时)省议员,为市议员之更上一层楼,多为市议员转任,故亦有讨论必要。

这三者组织成的政商网络,更牵动高雄市的发展走向。透过本书,将重新勾勒出高雄市从一九二○~一九六○年间的地方领导阶层变迁及政经走向。

◎本书以一九二○年至一九六○高雄市级议会为研究主轴,横跨两个时代(日治及战后)及四阶段议会(日治协议会、日治市会、战后参议会、战后市议会),探讨此时期高雄市政治与社会之发展。

◎透过长时间、跨政权的整体性探讨,弥补台湾地方政治研究长局限于特定时段研究所无法看出的连续性。

◎由高雄市议会政治的发展过程研究,与当时台湾其他地区的议会政治发展作比较,以了解高雄在台湾近代地方政治发展史上的特殊性。

◎本书受“2012写高雄——年轻城市的微历史”文史奖助计划奖助。

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基础教育中心公民素养陶塑计划专案教师。

曾任记者、出版社主编、社区大学主任,并于南部各大专院校教书,教学范围种类繁多,现阶段希望能透过历史文字的书写,让有趣的历史,不再是课本的“背多分”,而是回到人与土地的情感及故事。

战争结束,原本期待和平到来的台湾人,盼到的却是更胜以往的压榨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