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孙小强/王乐勇联合团队青年教师肖唐鑫博士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论文(DOI: 10.1039/D0CC05077F)。光合作用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是一切生命的基础。模拟光合作用的光能捕获和能量转移过程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利用TPE基团桥连的双UPy化合物作为天线分子和给体,通过四重氢键形成超分子聚合物,并进一步在水溶液中通过微乳化组装成超分子纳米颗粒,并负载NiR染料作为能量受体,构筑了一个基于水相的超分子光捕获体系,并展现出高效的能量转移效率和天线效应以及颜色可调的发光功能。

肖唐鑫,博士、讲师。于2009年9月起就读于南京大学,2014年6月获理学博士学位;其中2013年6-9月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2017年5月于浙江大学博士后出站加入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主要从事有机超分子化学和功能超分子材料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迄今共发表SCI论文及英文专著/章节41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hem. Sci. Chem. Commun. Macromolecules Org. Chem. Front. Mater. Chem. Front.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篇。发表论文总引用2000余次,H-index为20。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中路1号 常州大学东区 邮编:213164 电话:+86-519-8633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