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生进入顶尖大学,许多人更能懂得惜福,力争上游,台大理学院阿明(化名)和母亲相依为命,每个月为了支付家中1万多元的房贷、母子的生活费,必须四处打工,下了班再熬夜K书,尽管辛苦,但他个性开朗,且成绩优异,还修习师资培育学分,未来希望当老师。

台大生医电资所的陈姓学生,爸爸是临时工,爷爷奶奶长期卧病在床,由妈妈照顾,2个弟弟还在就学,家中几乎没有经济来源。

他回想,录取台大电机系时担心台北生活费高,一度想放弃,但爸爸坚持“要出人头地,就要靠读册”,只有咬牙苦撑。

为了负担生活费,他从大一开始到补习班当高中解题老师,并兼家教、学校助教,拿到奖学金都按时拿回家中。

陈同学说,很感谢学校能提供工读的机会,今年3月开始,台大开办“希望餐点计划”,提供经济弱势学生3000元餐食津贴,至少省了一半以上的餐费。

台大主秘林达德表示,台大针对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新住民第二代、家中从未有人上大学的弱势生,今年首度开办“希望计划”,已录取10人,包括物理、财金、法律、公卫等热门科系,不但学杂费、住宿费全免,还提供就学津贴、每月3000元的希望餐点,每人每年实际补助13万2400元,希望弱势生能够安心求学。

台大决定,明年“希望计划”加倍录取,未来目标是每年每系都招收1人。

至于交大,近年透过“旋坤扬帆”5组,招收经济弱势学生,今年有26人,明年超过30人。

交大指出,虽然“旋坤扬帆”录取生成绩约学测60级分,比一般生低5至10级分,但只要不放弃自己,一样能有好表现,而一些经济弱势学生,懂得惜福,也明显比同学积极且具有企图心,拿到全系第一。

清大校长贺陈弘分析,近3年陆续透过大一不分系的“旭日组”、“拾穗计划”,招收弱势学生,目前观察,弱势生在清大的学业表现很分歧,有全系前几名,也有人表现不太理想,所幸在校方的预警及辅导下,还没有被二一退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