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流感快筛检验是医师诊断流感的工具之一,然而,快筛结果呈阴性未必就不是流感,因流感快筛的准确率约为6至7成,而且与检验的时间点有关,发烧第一天与第二、三天的病毒量不同,就会影响判读结果,有时已出现类流感症状,但快筛结果却呈阴性,如果只依快筛结果做为治疗标准,恐会延迟治疗时机。

通常在流感高峰期,来门诊就医的患者很高比例就是感染流感,未必一定要进行快筛。根据疾管署规定,患者只要有明显的类流感症状,包括:发烧、全身肌肉酸痛、呼吸急促、严重咳嗽、血痰或胸痛等,加上流感接触史,无须快筛,医师可评估病情,直接给予公费克流感。

目前流感抗病毒药剂有两种,服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瑞乐沙(Relenza):经口直接吸入呼吸道,每次吸2剂,每天吸2次,吸5天。

药物主要是缓解症状,让病毒量降低,在大医院还可检查病毒量降低的状况。如果是重症,就不只服用5天分药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