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多节,节间短,浅黄色。叶互生,2列,剑形,长约30~45厘米,宽约2厘米。花青紫色,1~3朵排列成总状花序,花柄基部有一佛焰花苞,覆船状,长4~5厘米;远比花柄为长;花被6,2轮,筒部纤弱,长约3厘米,外轮3片圆形,直径可达5厘米,上面有鸡冠状突起,白色或蓝色,内轮3片较小,常为横形;雄蕊3,着生于外轮花被的基部,药线形;雌蕊1,子房下位,3室;花柱3分枝,花瓣状。蒴果长椭圆形,有6棱,长3~4厘米。种子多数,圆形,黑色。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于林下、山脚及溪边的潮湿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药材】干燥根茎呈扁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有节,节上常有分歧,节间部分一端膨大,另一端缩小,膨大部分密生同心环纹,愈近顶端愈密。

根茎含鸢尾黄酮甙、鸢尾黄酮新甙A、B、香荚兰己酮二葡萄糖甙。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③治水道不通:扁竹根(水边生,紫花者为佳)研自然汁一盏服,通即止药。不可便服补药。(《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