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度新制是什么?强弱又该怎么分?

地震震度分级怎么分?究竟地震震度达6强是什么意思?地震震度新制又是什么?

地震分级制度是什么?为何要修订?

当台湾发生有感地震时,气象局会发布地震报告,其中的各地震度资讯,是国内救灾应变的重要参考依据。过去,地震震度可分为8级,然5级(强震)及6级(烈震)的级距区间较宽,不利于区分灾情差别。

随着科技演进,新建置的地震仪,量测的时间分辨率增加,提升了仪器的敏锐度;加上布建的地震站已更为密集,过去的震度分级,偶尔会出现小规模地震但震度很高的极端情形。这是因为地震在一瞬间产生了很大的加速度,但这只是瞬间,通常不会造成灾害。因此,为强化地震震度在救灾与应变作业上的实用性,气象局参考美、日相关作业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于2019年12月研订新制地震震度分级,并于2020年1月1日实施。

延伸阅读》一夜40震!在新制地震震度分级中,将原先的震度5级与6级,分别细分为“5弱”、“5 强”以及“6弱”、“6强”,从原先的8个级距增加为10个级距。此外,还修改了5级(含)以上的地震震度分级演算程序,主要以地动速度值(PGV),来取代原本的地动加速度值(PGA),计算对应的地震震度,使其与灾害发生,有更高的关联性。

各震度有什么感受?可能造成哪些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