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出口量在4月份创下近4年新高后,5月份环比下降34%。对于后续发展,有业内专家指出,鉴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及价格对比走势,中国钢材出口热还有升温可能,对此要早做防范。
海关数据显示,1-5月,中国出口钢材3092.4万吨,同比增长23.7%;进口钢材609.7万吨,同比增长11.6%。5月当月,出口钢材527.1万吨,同比增长19.8%,环比减少270.2万吨,与 2019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进口钢材120.6万吨,同比减少5.8%,比4月份略有增长。
根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的数据,5月份中国钢铁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3.9%,比4月份大幅回落7.8个百分点,再次进入收缩区间。
在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分析师王静看来,中国钢材出口环比回落主要是基于国内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内外价差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部分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也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5月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先扬后抑,上旬急速上涨,至中旬国内市场价格与海外价差基本抹平,国内价格大幅波动影响企业出口签单。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5月12日,中国热轧卷板出口报价(FOB)1041美元/吨,略低于土耳其出口报价,高于印度和独联体出口报价。5月中下旬,国内价格连续回落,内外价差再次扩大。5月31日,中国热轧卷板出口报价(FOB)933美元/吨,比印度、独联体和土耳其分别低102美元/吨、147美元/吨和202美元/吨。
王静判断,在海外市场需求偏强、中国国内市场价格企稳的背景下,中国钢铁业新出口订单可能再度回升,钢材出口或继续保持较大规模。
对于出口走势,兰格钢铁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提醒,需要提早防范可能出现的钢材过量出口状况。
陈克新指出,伴随经济复苏带来的旺盛钢材需求,中国国内市场因生产态势良好,供需大体平衡,而海外钢铁供应链复苏滞后,产生了较大的供需缺口,且资源紧张局面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