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偏爱理论科目,动手实验能力比较弱,感觉自己更适合学理论 学科。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学好数学,关键是找几本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课程比较难看懂,可以先看对应的工程数学课程,学完再回头看数学课程。
另外,我 还辅修了该系的工程管理双学位 经管t
高中时,我是一个“呆滞”的学生 不喜欢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不喜欢参加班级活动。 我常常因为这种状态而感到不自信,常常对自己说:我做不到。
当我踏入大学校园时,我下定决心要挑战自己,改变这种状态! 虽然在克服“惯性”的时候常常会觉得不自在,但是每次看到自己的进步都会觉得自己在学校的时候很开心。
大一上学期,我也遇到了一个 黑暗的时间。 班级活动不顺利,评比活动成绩不理想,我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个人比赛失利,老师同学批评,身体出现异常等等,似乎所有的困难都在 一下子摆在我面前,似乎所有的困难都在告诉自己:你做不到!
各种“不幸”让我想起了葛老师的二字法宝 (班主任)给了我们:“逆商”,我也决定在逆境中帮自己一把。
之后,我去一个人比较少的教室学习 每天 14 或 15 个小时。 上课困了,就站在教室后面听课; 和任老师还有辅导老师聊天,聊了聊自己未来的打算,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最后,班级各项活动都有所提高,之后的各项评价活动都获得了较好的排名 ,而我也在大一结束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些日子让我更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让我更有信心去面对挑战,战胜昨天的我,“越挫越勇,再接再厉”逐渐成为我的人生信条。
平心而论,我不是聪明人,也不是极其勤奋的人,但我的 学习成绩好主要有两点:
第一,我知道如何学习基础科目 而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该打的时候决不能退缩。 早上六点就已经看到太阳了,关门前我也是自习室和图书馆的常客,尤其是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数学科目,从硬着头皮到刷题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把零散的专业知识堆起来,再到发现他们开始相互联系、相互照顾,这让我感到很幸福。
二是抓住重点事半功倍。 很多基础科目确实比较难,比较枯燥,但是我发现花时间和思考去掌握核心内容,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轻松应对考试,还可以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扫清障碍, 而我在本科学习中对课程重点和学科间联系的思考和掌握也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