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京都的第一个景点,拥有1300年历史的“伏见稲荷大社”。

伏见稻荷大社以千座鸟居闻名,从本殿走到奥宫,顺着山坡,就是千本鸟居参道。疫情之前,来这里朝圣的观光客多到连取个景拍张照都是不容易的事。而今,世界发生剧变,排列整齐由大至小的“鸟居”气氛显得更庄严。

为何这里会有这么多“鸟居”?而历史渊源,又从何而来?

我好奇的输入“伏见稲荷大社”关键字,原由是这样的:

据说在伏见稻荷大社里,许多神灵降临的山口,都建造了鸟居大门,作为“从这个世界通往神灵所在世界的大门”。当人穿过千座鸟居之门时,同时可以祈求自己的愿望。

伏见稻荷大社的鸟居由奉献者建造。从江户时代以后,开始有了“通过鸟居则能实现愿望”一说。“通过”的日语为“通る”,而“愿いが通る”即是达成愿望之意。

因此,许愿、还愿的参拜者,奉纳鸟居的风俗文化,从此传开。

现在,鸟居数量还在继续增加当中。虽说是“千本鸟居”,但实际上整个稻荷山中大约有一万座鸟居。

我望着朱红的鸟居,遥想从前古代的人们,怀抱着愿望,穿过鸟居,心中或许也是这么想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