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会今(3日)公布去年12月景气灯号,续亮代表景气低迷的“蓝灯”。尽管主要预测机构陆续上调全球经济成长率,但台经院研究员邱达生认为,我国从去年9月开始出口呈现负成长,外销订单在去年11月和12月就呈现两位数减幅,让全年经济成长率由正转负,不只订单低迷,存货过剩也未解决,“两季都亮蓝灯也不意外”。

邱达生表示,景气要脱离蓝灯“没那么快”,从去年的海关进出口贸易统计来看,从去年9月开始,出口金额再也没超过400亿美元,到11月和12月也呈现两位数衰退;再看外销订单也是从去年9月起,年增率一路下滑,同样在11、12月衰退达两成以上。

邱达生说,光是去年第4季就拖垮全年经济成长率,可见出口对GDP的冲击有多大,现在不光是订单低迷,存货过剩的问题尚未解决,今年上半年没有能见度,恐怕要亮好几颗蓝灯才有可能好转。

台经院也预估今年是“前冷后温热”,可以预见1月的景气灯号难好转。

在景气灯号的个别构成项目中,国发会指出,“批发、零售及餐饮业营业额变动率”灯号从蓝灯转至黄蓝灯,且变动率从负3.4%上修至负0.8%,意味着内需复苏。

邱达生分析,观察春节连假带来的商机,内需型产业的热况几乎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准,以餐饮服务业为主,但只能说是名目上的业绩不错。

邱达生提醒,物价上扬会影响实际收益,过去业者贩售给3名消费者所获取的收益,现在只要贩售给2名消费者就能获得,但是在各项成本上扬的情况下,实际获利会被通膨吃掉,回到基本面来看,我国经济靠出口支撑,民间消费并非增长引擎,回顾2020年和2021年民间消费负成长,都是靠出口来拉抬GDP,内需只有程度上的弥补,难以取代出口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