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起,根据普惠制计划向欧盟、挪威或瑞士出口货物的越南公司,须自行签发产地来源证(原产地证书)。为此,有关企业必须在6月30日之前向越南工商会(Vietnam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领取欧盟注册出口商(REX)编号。 阅读文章

近年不少在中国内地设厂的港商面对经营成本上涨,以及邻近国家的竞争,开始考虑转移生产线。《商贸全接触》将一连17期刊登“新动力 新出路 新机遇”系列报道,让企业把握市场发展新趋势,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商机。(十七之十一) 阅读文章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于9月23日的记者会上指出,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四张产品清单基本涵盖了所有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这无可避免会影响香港整体出口数。然而,港商可于挑战中找寻商机,加快拓展新兴市场的步伐,特别是东盟、拉丁美洲和中东。” 阅读文章

孟加拉拥有庞大的低成本劳动力,又是普惠制(GSP)计划的主要受惠国,对于考虑分散生产基地的香港制造商来说,是个理想的地点,尤以经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然。然而,该国虽有低成本优势,但在劳动力、物流和地理位置等方面也有一些问题,制造商不应忽视。 阅读文章

香港贸易发展局于8月16日举行“中美贸易纠纷:美国普惠制与供应链策略”研讨会,有美国法律专家指出,在普惠制下,港商在受惠东盟国生产的产品,又或在受惠国加工的产品符合特定条件,均可直接进口到美国。 阅读文章

美国2018年综合财政年度开支法案于3月23日获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成为法例,当中一项条款于4月22日生效,订明美国的普及特惠税制度(普惠制)将延续至2020年12月31日。另一方面,开支法案并不包括杂项关税法案。杂项关税法案将减少或暂停征收接近1700项产品(美国未有生产的产品)的进口关税,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为止。 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