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添加副食品较好?国健局与专家提出剖析!
知名的英国医学会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1月13日登出一篇“Six months of exclusive breast feeding: how good is the evidence?”(纯母乳哺育6个月:证据到底有多充分?)的论述,公开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英国等政府建议的“纯母乳哺育6个月”政策下战帖。外电传来,也引起一些妈妈的困惑。
对此,国民健康局说明:在婴儿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采用纯母乳哺育(只给母乳,不给配方奶、水、奶嘴),是对婴儿与母亲最好的做法,这点证据非常充分、也广为医界所确认。至于“纯”母乳哺育的期间应该多长?何时应该开始在母乳之外,添加副食品?在各国有“6个月”与“4个月”两种版本,但世界卫生组织与英美的建议,都是“6个月”。该6个月(晚一点)或4个月(早一点)添加副食品?邱淑媞局长指出,整理既有的医学研究,有以下几点发现:
感染:较晚(6个月后)开始添加副食品,宝宝肺炎、中耳炎、肠胃炎等感染的风险较低,此点在已开发国家像是德国、英国、美国、西班牙,也有相同的发现。(6个月较优)
对妈妈的影响:纯母乳哺育较久(达6个月),母亲月经较慢来,且产后身材恢复(体重下降)较快。(6个月较优)
营养与发育:在4-6个月这段期间,母乳营养会不会开始跟不上婴儿生长需要?有人检测乳汁成分的变化,提出此疑虑,但已有研究显示两者之间(早添加或晚添加)婴儿之生长发育并无差异。(两者无明显差异)
贫血:有研究发现6个月后才添加副食品的宝宝,血液中的铁质浓度较4个月后添加的宝宝低。但“检验数值”的差异,在临床上有没有实质意义,也就是较晚添加副食品是否真的比较容易发生贫血?到目前仍只是在存疑阶段,并没有临床证据显示贫血会比较多。(证据不足)
过敏:另外,有人主张,在婴儿4-6个月这个期间开始添加副食品,与更早(未满4个月)或较晚(在6个月之后)添加相较,或许可以降低麸质过敏的风险。此点有观察指出或许有关联,但亦有研究显示无差异,尚无定论。(证据不足)
邱淑媞说,用比较通俗、轻松的方式来讲,此篇论述似乎在借由“向老大踢馆”来“替老二争出头”,但是,透过质疑“满6个月才添加‘并不尽然什么都好’、‘或许未必真的那么好’”,来使人觉得“满4个月提早添加副食品‘或许会比较好’”,则相当具误导性。
对母亲而言,国民健康局的建议是:
1.国民健康局目前将维持“纯母乳哺育到6个月”的建议。现在的医学证据上显示:选择满6个月再添加副食品,对宝宝在传染病的抵抗力和妈妈本身的恢复上都比较好,也未有证据显示它比提早添加有什么坏处。
2.在4到6个月之间可不可以给副食品?国民健康局指出,若真的有以下状况,可以考虑提早在满4个月后开始添加副食品,包括:纯喂到6个月实在有困难、母亲奶水量明显降低、宝宝显得吃不饱、或宝宝有主动要求其他食物的表现(看大人吃其他食物时很有兴趣,伸手来抓、抓了放嘴巴)。但台湾母乳哺育联合学会理事长、儿科医师陈昭惠提醒,要提早添加的话,前提是宝宝的神经发展已准备好了,如:颈部挺了,可以扶持维持坐姿且咀嚼时头不会晃动,以汤匙喂食食物时,舌头不会一直将食物顶出。
3.不论是能喂到满6个月,或有困难而提前在满4个月时添加,母亲至少应以纯母乳哺育到至少4个月。在4个月之前不要给任何副食品、水或配方奶。而且添加副食品,是指添加母乳以外的食物来搭配母乳,而不是指断奶、停止喂母乳或是用配方奶取代母乳。
4.预防宝宝贫血:在已开发国家,妈妈营养状况通常不错,这个疑虑相当低。若妈妈担心的话,陈昭惠医师建议,母亲可多注意怀孕期的铁摄取量(哺乳期的铁摄取量对于奶水中的铁影响不大,但是怀孕期母亲血中的铁含量会影响胎儿体内的铁存积量),另外在胎儿娩出两分钟后再剪脐带,也可增加婴儿体内的铁存积量。对于早产儿或母亲在怀孕过程中有贫血或失血者,须考虑对完全哺乳的婴儿早期开始补充铁。
5.不论用什么方式哺育,宝宝都应该按时间带去接受预防接种以及做健康检查。
6.如果宝宝出现活力差、发育迟滞或有任何健康上的疑虑,应带给医师诊治。
国民健康局与台湾母乳哺育联合学会表示,妈妈最好是纯喂到6个月,若有困难,也至少要喂到4个月。不论如何,纯母乳哺育都比使用配方奶好,这点无庸置疑!妈妈们可以安心的好好继续喂母乳!
全国35家儿童发展联合评估中心 守护儿童,健康起跑!
预防中暑有4招! “躲太阳、补水分、勤防晒、要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