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
在全国加强基础交通建设的背景下,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铁路线路和公路线路建设相继启动。在发展道路建设中,必然会遇到山区、丘陵等复杂的地理环境 毫米波、激光技术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得到了重要的应用,尤其是毫米波相关技术。在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过程中,毫米波雷达通常被用作无人驾驶传感器之一
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利用毫米波反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效应来探测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在测速雷达、区域安防、智能照明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与红外传感器相比,毫米波的耐候性好(不受阳光、温度、气流、灰尘等影响)、作用距离更远,随着多普勒雷达传感器价格的降低,已经在机场、酒店、写字楼、仓库、楼道、停车场等公共场所逐渐取代红外传感器。 公司研发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产品工作在ISM免费频段(24-24.25GHz),与传统C波段(5.8GHz)、X波段(10.525/10.687GHz)的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探测精度、更小的体积,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大楼门禁、汽车测速、智能照明以及人行通道闸机等领域
在 5G 生态系统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技术涵盖其中,就是为了解决频段问题而使用的毫米波(Millimeter Wave,简称为 mmWave),毫米波的波段约为 30 到 300 GHz,而在 5G 标准大致底定、商用准备开始启动的情况下,身为标准制定者之一的高通,在 2017 年的时候就将他们设计的 5G 独立组网调制解调器芯片(5G New Radio Modem,New Radio 简称 NR)与毫米波天线合在一起后,就将原形测试机交给 OEM 厂商进行测试。 随着 5G NR 网络的标准正式底定,该公司也正式推出了含有毫米波天线模组:QTM052。 以高通的习惯而言,没有一个响亮的名称也很奇怪,但或许是因为还未成为正式产品的关系,但走出这一部对高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毫米波正是 5G 规范中的关键,毫米波所占的频段将会为 5G 的手机提供足以达到 Multi-Gigabit 的传输速度,虽然传统的频段也会看到速度上的改进,但这点对于 5G 来说至关重要
C114讯 12月23日消息(林想)在日前召开的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网络论坛上,联通研究院成功发布国内首款高国产化率毫米波室内分布式微基站,实现毫米波自主可控基站研发的首个里程碑! 一直以来,中国联通积极引领毫米波生态产业链,持续推动提升毫米波基站设备的自主可控能力。本次联通首款高国产化率毫米波微基站的发布代表中国联通顺利完成毫米波自主可控“三步走”规划的第一步,引领推动了毫米波国产化芯片器件的研发。 国产化之路不会一蹴而就,中国联通稳步推进,通过“三步走”演进规划逐步夯实毫米波自主可控的根基
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童笑雨 程振伟 郭灿天赐)7月6日,记者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下称“杭电”)获悉,该校科研团队成功研发毫米波通信芯片,意味着在5G通信E波段毫米波芯片领域,中国有自主研发的可替代方案。据悉,该芯片已正式成为华为5G通信供应商之一。 日前,杭电完成了毫米波通讯系统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