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修途而言,《圆觉经》中所说“一心三观”,即是入佛境界之门,亦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其实,如来的境界就是“念念不染六尘,更起大悲普度众生而不住相”。
就以一心三观来说︰念念与本体相应、念念不染六尘,便是“空观”;更起大悲度脱三界六道之有情,便是“假观”;实无一众生可度,亦即空、假皆不住,就是“中观”,亦即是入佛的境界。
譬如持咒︰能持之心本来空寂,便是“空观”;自心咒字如幻地放光度六道众生,便是“假观”;空、假皆不住,三轮体空,如幻而度,度尽众生而无一众生可度,便是“中观”。
由此可知,本门的心法无一不与佛境界相应,仅修心法便可“入佛境界”,实证十方圆融,一多互摄,应化无方,神变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