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娜 罗斯福是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主席,也是推动1948年人权**:《世界人权宣言》的主力,这成为她永远不可磨灭的成就。

罗斯福夫人出生于纽约市,于1905年嫁给在政坛上窜起的政治家富兰克林 德拉诺 罗斯福。之后,她马上全力投入公共服务。1933年,他们成为美国总统及第一夫人,入主白宫时,她早已在人权及社会公益的议题上,耕耘多时了。她持续代表所有人,努力奔走。她提倡:女性、非裔美人,以及经济萧条期间的工人,皆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她持续鼓舞并要求民众正视他们的权益。她勇敢而坦率。在1939年,黑人女歌手玛丽安 安德森,只因为她是黑人,被拒绝在华盛顿**大厅表演,但罗斯福夫人公开支持她。并确定玛丽安最后得以在林肯纪念厅前表演。此举塑造了她个人勇气及捍卫人权的形象。

1946年,罗斯福总统夫人被继任的杜鲁门总统指定为联合国代表。罗斯福总统于1945年过世后,由杜鲁门继任。罗斯福夫人身为人权委员会的主席,协助起草了《世界人权宣言》。在递交给联合国大会时,她说:

“我们站在联合国历史,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起点。这份宣言很可能会成为地球上所有人的国际大**。”

由于她毕生致力于人道主义的卓越成就,杜鲁门总统称她为“全世界的第一夫人”。罗斯福夫人终其一生,为实现宣言中的人权而努力。她在人权方面的努力与成就,收录在许多国家的宪法当中,也影响到日后国际法的基本精神。这些章程及法律现今保护全世界人民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