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
5月16日,第三届马家窑文化节在临洮县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隆重
5月16日,第三届马家窑文化节在临洮县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隆重开幕。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参观了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具有马家窑文化元素的建筑物和现场展出的部分文化产品吸引宾客驻足观看
撇口,束颈,溜肩,圆腹下收,平底,腹部对置双环形系
撇口,束颈,溜肩,圆腹下收,平底,腹部对置双环形系,便于穿绳。红陶胎,颈、肩部位以黑彩云雷纹做装饰,为典型的马家窑文化早期器物。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年代距今约为5000年-4000年,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