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将于10月18-21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风景园林与美丽中国”。年会组织了论文征集,收到来自全国众多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等单位的风景园林工作者提交的学术论文382篇。论文内容涉及我国风景园林发展70年、公园城市理论及实践、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理论与文化传承创新、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工程技术创新与管理等,全面系统总结70年来我国风景园林创新性理论与实践成果
12月26日,第七届“文科杯”大学生景观设计大赛评选结果揭晓,以我校风景园林学科2019级研究生张艺璇同学为主创,联合天津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生所组成的设计团队创作的作品获二等奖,并获5000元奖金。 本次大赛引入“打造生态活水,引领文化兴水”的创意理念,以“从‘城市动脉’到‘城市静脉’”为主题,以深圳著名的大梅沙河为切入点,共有140余所国内外高校1200余人报名参赛,提交作品300余幅,是“文科杯”举办以来作品数量最为突出的一届,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0名和优胜奖20名。 张艺璇同学作品《重生——基于生态工法的大梅沙河改造提升方案》以“在岁月中歌唱梅沙,在改造中回归自然”为主题,利用空间剧本的设计手法“撰写”7个空间剧本,记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从小渔村变成国际大都市的同时产生的系列生态问题,着重表现了深圳人在摸索中前行,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路径,并将沉淀、过滤、渗透、曝氧、净化等一系列水处理环节融入了各个节点,最终梅沙河水达到生态与文化的共同重生
专业领域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植物保护、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保护等研究工作。 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植物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生态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植保与生态专委会主任,重庆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风景园林与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业绩: 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12项,主研20余项
根据《江苏省风景园林协会优秀风景园林设计项目评选管理办法》(苏园协函〔2018〕7号)和《关于开展2020年度优秀风景园林设计项目评选活动的通知》(苏园协函〔2020〕4号)文件精神,省协会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优秀风景园林设计项目评选活动。 经省协会组织风景园林设计专家组初评、复评,初步认定拟获奖项目。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对专家组复评认定的拟获奖项目在协会官网上进行了公示(公示期:2019年7月28日—8月11日)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将于10月18-21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风景园林与美丽中国”。年会组织了论文征集,收到来自全国众多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等单位的风景园林工作者提交的学术论文382篇。论文内容涉及我国风景园林发展70年、公园城市理论及实践、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理论与文化传承创新、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工程技术创新与管理等,全面系统总结70年来我国风景园林创新性理论与实践成果
戚海峰,男,1963年2月生,山东省威海市人。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高级工程师。1979年11月参加工作,1986年7月入党,2008年入选中国风景园林专家库,2010年入选威海市建设科技专家库,担任全国风景园林学科科学传播专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植物专业委员、中国盆景艺术家常务理事,山东园林专家组成员,山东省赏石艺术名家,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协会风景园林分会副会长,山东绿化理事会副理事长,《海岱园林系列丛书》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