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先生,50岁,本身没有眼科相关病史,因为最近一个月来视力模糊、看东西总有黑点到眼科门诊求诊。五年前曾被诊断糖尿病,定期在新陈代谢科追踪并规律服药控制血糖,但未曾接受视网膜检查,经检查后发现双眼有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是现代人的新兴文明病之一,初期没有什么症状,常常因为其他并发症或健康检查的时候才发现。而糖尿病所引发的视网膜病变更是台湾成年人失明的三大原因之一,不可轻忽!
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部分只要接受散瞳眼底检查即可。而糖尿病引发的眼病变可分为:1.非增生型视网膜病变、2.增生型视网膜病变、3.糖尿病视网膜黄斑部病变以及4.白内障。治疗上往往需要双管齐下,除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数值外,再来就是借由检查行个别性的治疗,初期没有明显的出血会予定期追踪及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若有新生血管的增生会以激光方式治疗;倘若到了视网膜剥离或是出血就须仰赖手术挽救视力。
罹患糖尿病时间的长短以及血糖稳定程度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重要的危险因子,但若能从日常生活保健着手,仍可有效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恶化的速度。
于初罹患糖尿病时就应规则行眼底镜检查至少一年一次。若已出现病变则须按照追踪时程追踪检查,黄斑部水肿及非增生型视网膜病变视严重度为每1-6个月、增生型视网膜病变为每3个月、玻璃体或视网膜出血为每两星期追踪。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最理想的是血糖的控制,倘若血糖控制不良也很难阻止病变的恶化,另外良好的血压及血脂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根据研究报告指出,良好的血压及血脂控制可有效降低失明的发生。戒烟戒酒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规律的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控制好血糖,降低眼部血管病变。但运动时应避免大气压力急遽变化的运动,例如:跳伞、潜水。建议选择较温和的运动,例如:散步、 健走或是有氧舞蹈。
饮食的选择尽量选择富含有大量抗氧化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以及果仁(但要适量)。烹调方式建议采清蒸、水煮、清炖或凉拌,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糖尿病初期没有特别的症状,只能由健康检查以及出现并发症时才能发现,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提早发现、提早治疗。糖尿病影响的不只是血糖,对全身血管都会有伤害,尤其是血管聚集的眼睛。预防胜于治疗,控制糖尿病以及规律眼科检查是降低糖尿病眼部病变的不二法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