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是个学生时,我以“表现”来厘定什么是“进步”。比方说,我上次测验有82分,今次有90分;上次比赛拿铜牌,今次夺得银牌;去年我还是跑得很慢,今年呢,跑快了一点……这些就是进步。可是,如果以“表现”来评分的话,恐怕我过去几年的得分应该出奇地低,乏善足陈。

  话说五年前,我放弃了当医生,反而与丈夫创立了一间名叫“目养计划”的慈善机构。随后我们迁居刚果的森林地带,开办该处第一所眼科中心。我每天都有新尝试,例如在家授课、业务策划……甚至自制乳酪和茄汁﹗我每天都犯错,每天都学习如何做得更好,每天都接受别人指教什么应该做而什么不应做……大概我“面懵懵”被纠正错处的次数已经多得无可再多。我的表现分,也低得无可再低。

  有些人夸奖我又勇敢又坚强。事实是,一见到蛇和蝎子我就惊恐尖叫;一想到要在那些所谓的“马路”上来往我就心跳冒汗;一发现有暴动迹象或制水危机,我便忧心不已。有时候,我也想过放弃。我犹疑是否应该回到已发展国家去,好让自己能重拾作为医生的一点点自信。可是我发现,如果要令世上最贫困、最被忽略的人们视力得以复原,我便必须不断地努力,不懈地尝试,这个愿景才有可能成真。

  我是基督徒。我屡次问神,这些东西真是非做不可吗﹖衪回答我:“不,你并非‘不幸从命’,而是‘有幸受命’。你有幸能活出比自己更大的生命。如果只为自己而活,你就会事无大小都耿耿于怀;但如果为自己以外、为更大的使命而活的话,你就不会再因为有些事情办得不够想像中好而太过在意,也不会介怀身处的地方是否舒适惬意。你可以事事只着眼于自己,过一个或许不错但也不怎么样的人生;但你也可以选择着眼于真正重要的大事,缔造不朽的转变,活出超越己身的精彩人生。”他的说话时刻提醒我,一切都不是为我自己做。正因这个缘故,虽然我在需要办的事情上不特别出色,但今时今日的我却是更擅于尝试,更擅于不气馁,更擅于硬著头皮战战兢兢地去做事,而且更擅于失败﹗

  今天,当我们为各位得奖者在品行、学术及其他领域取得优秀表现而庆贺之际,容我借此机会勉励众人,包括我自己,务要放眼于“表现”以外的大世界。让我们一同活出超越己身的生命,活出能为世界带来永恒改变的生命。让我们欣然尝试新的事物,勇于冒新的险,纵然有时活像个傻瓜一样。但我宁可在有意义的人生旅途上跌跌撞撞,处处碰壁,也不愿意在只为自己而活的人生路上一帆风顺。你呢﹖你的选择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