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career)是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的总和,是以事业角色为主轴,同时伴随着与之相关的其他角色的发展。
人的一生中会有8种角色:儿童,学生,工作者,休闲者,公民(公益),配偶,父母,子女,主要在人生的4个舞台展现:家庭,学校,小区和工作场所。所以生涯不等于生活,生涯也不等于职业。
空间性:以事业为主轴,同时伴随着其他角色的发展。例:女性生涯发展到一定阶段,结婚生子,那个阶段既是雇员,同时也是妻子,妈妈,女儿等;
独特性:每个人的生涯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现象性:生涯≠生命/生活。生命是客观存在的,而生涯只有我们去寻求它的时候才存在,是主观的;
选择一个职业或者专业之后就不能再改变了;
工作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它能满足我所有的需求;
工作职位越高,我就越有价值;
父母帮我决定的职业方向,会比我自己的决定更恰当;
如果我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我就能拥有成功的事业;
家庭和事业,只能择其一;
女性不适合机械工程师,电脑工程师等工作;
男性不适合护士,美容师等工作;
在没有分析完所有数据前,不适合做决定;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不适合做决定也很难做决定;
如果未来的事业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就很难成功;
如果我现在不做决定,将来或许有个更好的决定。
指在不同的生涯阶段,成功地完成各种角色的安排。它是我们主动地去规划和安排,而不是被动的适应。(Donald Super)
是职业选择,进入,适应和升迁的过程。是一种终生的心理历程,与其他的生命角色密切相关。
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 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的投入度。是否花时间和精力学习有关职业,选修课,课外活动,实习,就业培训等信息;
生涯探索 (career exploration):着重于资源的处理。是否愿意运用父母,亲戚,朋友,老师,书籍,媒体等资源探索生涯信息。
生涯决策:运用知识和思考做决定的能力;
职业世界探索:搜索职业信息的能力。
是为了达到生涯目标的认知蓝图,增进个体对能力,兴趣,价值观,信念,行为习惯既个人素质的学习,以获得幸福的生活。包含10个步骤:
自我定向:通过探索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价值观等,清晰地了解“我是谁”及“我要去哪里“;
学业规划:尽早规划自己的学业以及专业选择;
职业规划:初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偏好,发展相关的技能以及其他准备工作,通过职业选择,进入,适应,升迁达到生涯成熟;
幸福生涯:成功地完成各角色的组合,达致生涯幸福。
什么时候开始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越早越好。在西方发达国家,孩子们很小就开始做职业的探索了;
高一是生涯规划的契机,启动自我探索,更有效地选择专业;
大学期间做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实习就业的必备条件。
专业选择误区: 根据学习分数选择专业;根据所学到专业选择职业 (成功率<5%)
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结合分数选择合适的专业。
百仕纳生涯规划的宗旨是Inspire and Empower. 引领学生开启生涯之旅,完成生涯探索从0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