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最吸引我的不是风光名胜,而是路途中擦身而过的人。
我永远难忘,尼泊尔庙里一脸寂寥的“活女神”、泰缅边境脖子套上层层长环的长颈族妇女、内战期间被军人**并掳走的安哥拉女童、在耶路撒冷旧城区力邀我参加另类旅行团以了解巴勒斯坦人苦况的青年… …这些在在都告诉我们,古今中外,不同形式的压迫每天正循环上演。
当我们闲适地在露天茶座呷一口“公平咖啡”,与友侪讪笑内地游客的“不文明”举止,或谈论上帝的公义与审判时,可曾细想上帝给我们机会四出游历,会否有祂另一重心意与托付?
即或我们没能力改变根深蒂固的人文风俗或社会大气候,但做个负责任的旅客,良心消费,甚或在旅途中做义工帮助有需要的弱势群体,以实际行动传扬上帝的爱和天国的福音,在个人层面“行公义、好怜悯、与主同行”应没托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