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新春甜蜜在“蔗”里

金融时报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春节前夕正值甘蔗收割季节,在“中国糖都”的广西崇左市到处可见蔗农在田间砍收甘蔗,满载甘蔗的货车往返在甘蔗收购中转站和糖厂之间。
广西糖业被称为“甜蜜的事业”,产糖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地处桂西南边境地区的崇左市是广西乃至全国最大的糖业种植基地,素有“中国糖都”之称,构建了从糖料蔗种植基地到糖及食品加工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形成糖料蔗产业集群。

左图为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大面积种植的甘蔗林场景。 本报记者 徐友仁 摄
一根甘蔗,几乎将所有的崇左人连在了一起。崇左大部分人口为蔗农,甘蔗价格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甘蔗的产量、产值也决定着崇左一年的财政收入。扩展到包括农资、运输等在内的整条甘蔗产业链,更多崇左人的生活与甘蔗密切相连。
覃其伟是卜花屯的甘蔗种植大户,承包种植甘蔗超过1800亩。去年,他想通过水利滴灌技术提高甘蔗亩产值,但肥料、雇佣人工等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流动资金十分紧张。农行崇左分行客户经理在走访时了解到覃其伟的困难,提出可以为其办理农村个人经营性贷款,在经过快速调查核实后,即为覃其伟发放了100万元贷款。
“我现在每天请70个村民帮我砍收甘蔗,甘蔗平均亩产预计能从上个榨季的5.6吨/亩提高至7吨/亩,今年的收入估计能比去年多100多万元。”覃其伟笑着说。
据农行崇左分行农户金融部客户经理李骞介绍,每年春耕备耕时节,农行崇左分行都会组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团队深入乡镇、村屯上门送“贷”,为蔗区农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2023年,农行崇左分行累计发放农户贷款6.61亿元,有效帮助蔗农解决了甘蔗生产的资金难题。
为推动崇左糖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崇左市分行积极引导和推动金融资本投入崇左糖业,全力为涉糖产业经营主体保驾护航。
为保障蔗农种蔗积极性,解决蔗农在种植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缺口,该行指导辖区金融机构为蔗农创新多元化金融服务。一是创新“数字证书”确权模式,提高蔗农融资获得性。二是相关金融机构根据蔗农的甘蔗种植面积、近3年甘蔗入厂量等建立“甘蔗贷”“甜蜜贷”白名单数据库,结合蔗农个人资产、信用记录等多方面因素确定贷款授信额度,有效满足蔗农生产资金需求。三是创新“银行+保险+糖企+种植户”融资模式,支持甘蔗规模化种植。
如果说甘蔗种植是“第一车间”,糖厂则是“第二车间”。
在崇左市湘桂糖业有限公司生产厂区,一辆辆满载糖料蔗的货车排成长龙有序进厂,等待着过磅称重。制糖车间里机器轰鸣,压榨、制炼等工序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一捆捆糖料蔗被投放到压榨槽。
“我们公司开榨以来,目前已入榨原料蔗71万吨,产糖9万吨,预计本榨季入厂原料蔗120万吨以上、产糖16万吨以上。”广西崇左市湘桂糖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入厂的原料蔗多了,我们兑付给蔗农的资金也变多,多亏了农行崇左分行在年初就给我们投放了9000万元的信贷资金,帮助我们解决了支付蔗农蔗款、购买制糖辅料等资金周转问题。”
为助力糖企抢抓榨季扩大产能,农行崇左分行提前对接糖企新榨季用信计划,及时投放贷款帮助糖企顺利度过甘蔗款、运费款等兑付资金需求高峰,缓解资金周转压力。2023年以来,农行崇左分行已累计向辖内12家糖企提供信贷支持17.93亿元,有效满足糖企用于扶持农民种蔗、预付农民补贴、供应链资金结算等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