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蓝色文字关注“遇见闽侯”
嗨,大家好!
这几个月来,我们一起飞越了洋里、大湖、白沙、鸿尾… …欣赏了无数乡村美景;而云游至此处,眼前繁华的都市风光倒像是换了一番天地,让人眼前一亮。
甘蔗县城新姿 邹义东/摄
这里,就是甘蔗街道。
甘蔗,以闽侯特产农作物作为街道名称,新鲜有趣,其中有什么典故吗?
甘蔗街道旧称甘蔗洲,又名瀛洲。早在唐朝之前甘蔗洲由两块洲地组成,由于盛产甘蔗,位于江心的叫甘洲,靠山前的叫蔗洲,合称甘蔗洲,如今称为甘蔗街道。
闽都民俗园内油画般的甘蔗林
一条街道而已,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这里是“闽侯大县城”,行政中心所在地,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闽侯最繁华的地方。
繁华的闽侯甘蔗县城,幢幢高楼如同雨后春笋
白龙洲大桥顺利通车后,甘蔗与毗邻的荆溪、竹岐、上街等乡镇打通交通制约,更紧密便捷地联通起来 吴心钰/摄
倘若倒流五千多年光阴往前看,你还会发现,这里是昙石山人居住的地方,是先秦闽族的发源地。
甘蔗,果然非同一般。
五千多年前昙石山人的生活场景
今天,我们有缘相约蔗里,那就边玩边聊,好好感受它的丰富和美好!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百年考古大发现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位于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村,因闽侯昙石山遗址而得名。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外观
博物馆依托于史前遗址,以昙石山文化遗物为陈列品,充分运用雕塑、仿真场景、多媒体、图文资料和声光电等多种方式,再现了五千年前昙石山人生活场景,生动展现了昙石山文化的历史源流。
丰富的展陈
昙石山文化距今4000—5500年,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之一,也是福建古文化的摇篮和先秦闽族的发源地。它的出现,惊现了不为人知的先秦闽族文化,将福建文明史由原来的3000年向远古大大推进了一步。
博物馆内的昙石山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东方神灯 吴心钰/摄
2001年6月22日,国务院将昙石山文化遗址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闽侯昙石山遗址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名单!
闽都民俗园
传承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位于闽侯县甘蔗学院路。这里是公园、是民俗园、是农业园、是博物馆,也是一幅浓缩的,精美的闽都生活画卷…
闽都民俗园外观 何运梁/摄
民俗园分为四季农田、瀛洲农舍、闽风集萃馆、登高揽胜楼、闽越王庙、昙石书院几大板块,以展示闽越农耕文化为主线,通过各类建筑、园林布局、多媒体运用、互动体验、民俗文物展示等手段,在一片鸟语花香和精美的亭台楼阁中反映福州地区明、清时期的民俗特征,是集休闲旅游、感悟体验为一体的民俗文化大观园!
闽风集萃馆
瀛洲农舍内欢乐游玩的孩子们
在园内细品慢逛,感受闽都昔日风华和今朝繁华,逛一圈出来,你可能就是半个“福州通”了!
丰富的民俗展示
闽侯县博物馆
馆藏浩瀚历史 珍贵文物
闽侯县博物馆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甘蔗街道街心路,投资过亿,总建筑面积15753平方米,馆藏珍贵闽侯文物四千余件。
闽侯县博物馆外观
博物馆主展厅分为“薪火相传、置县建治”、“三邑同城、千载共荣”、“风云际会、前赴后继”三个单元,临时展厅不定期更换临时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博物馆内景
博物馆通过CAVE沉浸式剧场、4K高清大型雷达互动地幕、纱幕投影、咏春拳体感互动、虚拟讲解员、AR互动等多媒体形式,用动态的方式让闽侯历史“活”起来。
丰富有趣的互动体验
闽都历史,博物志之;闽都世界,凝于一馆。来到这里才发现,原来,逛博物馆还可以如此有趣!
昙石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闽侯文化展示地
街区位于闽侯甘蔗街道昙石山中大道,属于闽侯中心城区,与福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闽都民俗园、闽侯县博物馆连成一片。
俯瞰街区
街区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有文物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34栋,通过打造“源起昙石文化体验区、雨榭歌台潮流商业区、横屿流光餐饮休闲区、首邑风采展示推广区、生活美学文创艺术区”,展现了闽侯特色民俗文化和生活气息。
古色古香,充满文化气息的街区 帅冬瓜/摄
这里是暗藏在城市角落的秘密乌托邦,主街凸显闽侯“喜”文化,扎染、花绣、陶艺等传统文化的展现贯穿其中,更综合了各种传统美食,玩乐、手作体验。在这里,创意和生活热情碰撞,传统和潮酷找到了微妙的平衡。
街区内丰富的文化活动 图源首邑文投
街区一隅的茶馆 图源首邑文投
江滨生态公园
闽江北岸的都市绿洲
闽侯江滨生态公园绿道位于甘蔗街道与荆溪镇江滨路沿江外侧,总长约10公里。公园内设有自行车绿道、环湖木栈道、园内步行道老年门球场、掷球场、田径场,可满足市民骑行、散步、慢跑等需求。
江滨生态公园 姜文/摄
伴着江滨大道,沿路可见福州目前规模最大的沙滩公园,黄金沙滩区面积有13公顷;这里还有浓浓的闽江传统古渡、渔港风情,是最接地气的景观;古渡边上的草甸绿草茵茵,芦苇迎风,是鸟儿们的天堂… …
闽江北岸的都市绿洲
醉美莫过夕阳晚照时分,璀璨霞光为这片闽江北岸的都市绿洲披上了一层柔和的金纱,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甘蔗江滨沐金光 上图:倪文凤/摄
闽侯市民广场
茶余饭后的休闲广场
闽侯市民广场位于闽侯县西江滨大道,面朝宽阔的闽江,看不尽遥山叠翠,远水澄清,绿树茵茵,放眼望去美景无限,是闽侯市民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闽侯市民广场
每到元旦、国庆等重要节日,广场上就会举办隆重的升旗仪式,吸引着广大市民前来观礼。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之时,峥嵘岁月历历在目,都市繁荣就在眼前,那一刻,大家心中都不禁涌起自豪感和无尽希望。
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图源遇见闽侯
这里也是充满艺术气息的市民广场。在这里,你有机会欣赏到许多精彩的雕塑作品,触摸到城市的文艺之美。
2022年,闽侯市民广场上举办了一场充满艺术气息的的闽侯当代雕塑展。上图为部分雕塑作品
万家广场
闽侯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
如果你问一个闽侯人,来县城吃喝玩乐去哪儿?答案多半是:万家广场呀!
闽侯万家广场
万家广场总体量为24万平方米,是一个含商业广场、室外步行街、SOHO公寓等多种业态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这里灯光璀璨,热闹非凡,充满了人间烟火味,也是许多闽侯人吃喝玩乐的首选之地!
灯火璀璨,人气鼎盛
闽侯国惠大酒店
县城江滨新地标
来到甘蔗县城最繁华的地段,你一眼就可以看到一座现代化建筑高高矗立,亮眼而醒目,这里便是县城江滨新地标—闽侯国惠大酒店。
闽侯国惠大酒店外观
酒店面积达2.8万平方米,按四星级标准装修,是一家集住宿、餐饮、宴会、会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酒店。
酒店前台 洪琦/摄
酒店设有7个多功能厅,适合举办各种大中型会议,可承接3—70席不同规格的宴席。
在客房的全景落地窗即可眺望闽侯县城和闽江美景。开阔的视野让客人在酒店度假时可饱览青山碧水,怡然自得。
酒店餐厅/客房环境
张淦故居
具有地方特色的清代“老爹厝”
甘蔗张淦故居俗称“老爹厝”,位于闽侯县甘蔗街道山前村后街。
张淦故居外观
张淦字乡芗,号沛如,闽侯县甘蔗山前村人,光绪二年中举,官至江南乡试文闱录官。辛亥革命后,就任南京第一任市长。
故居建于清代,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坐东向西,封火山墙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依次有轩顶回廊、天井、两厢、正座及后院等。 正座面阔五间,进深六柱,中三间前部辟为轩廊,明间后部设屏门隔为前后厅,后院有两厢。
其用材硕大、装修考究,是一座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清代木构民居建筑。
张淦故居内部
洽浦山遗址
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存
洽浦山遗址位于闽侯县甘蔗街道洽浦村西,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南北三座遗址,南面山势最高,北面连体两座。
洽浦山遗址距昙石山遗址约1公里,西侧断崖上发现有厚约0.5米贝壳堆积层,采集有泥质陶片。
陶片纹饰有方格纹、刻划纹、绳纹等,可辨器形有壶、杯、罐等,属昙石山文化,是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存。
洽浦山遗址
甘蔗一日游
上午
福建昙石山文化遗址博物馆 →闽侯县博物馆→昙石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体会甘蔗悠久的历史文化)
闽都民俗园 →闽侯市民广场→江滨生态公园
(感受优美的城市景观)
下午
夜晚
万家广场→夜宿国惠大酒店
(休闲购物,欣赏夜景)
甘蔗县城璀璨夜景
上图:卞春榕/摄 中图:陈建鋆/摄 下图:吴心钰/摄
文化是一座城市不朽的灵魂。守护历史遗迹、文化古迹,就是传承家乡世代延续的文化根脉。
公园设施、城市景观,丰富了当地百姓茶余饭后的休闲生活,也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精神面貌。
这里就是甘蔗,文化根脉烙印在现代繁华中,活力朝气根植在百姓的生活中。
数千年前,昙石山人在这里筑起家园,出海谋生… …
数千年后,闽侯人在这里建设家园,幸福生活… …
这里就是甘蔗,一座山水之城、文化之城、宜居之城、甜蜜之城;千年时光流转,这座城将愈加美丽,愈加欣欣向荣!
山水江城风光好! 吴心钰/摄
来源:闽侯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编辑:林丹(小) 李晓龙
校对:宁媛媛 林丹(小)
审核:潘杰
监制:谢永杰 倪心昕
即可进入“遇见闽侯”微信公众号
进入主页后
记得“关注”并“星标”我们哦
↓↓↓
猜你喜欢
◎讲有味丨你懂不懂“规矩”?本期必读!
◎ 县医院新院区双电源供电!完成!
◎进来!“码”上就看《闽侯乡音》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