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潮汕草药”,识“胶己人”草药。本期草药是苘麻,医草老喜欢把苘麻的果实掰成一片一片,然后扔掉,鬼知道为什么我那么喜欢把劳动后的成果扔掉。苘读“ qǐnɡ”不是“tóng”,中间也没有一横,小伙伴们不要看成“茼”字了。
【学名】
苘麻[qǐnɡ má]
锦葵科苘麻属植物。
【别名】
青麻、白麻、白麻子、车轮草、春麻、椿麻、**、点园子草、冬葵子、红麻子、茴麻、火麻、空麻子、孔麻、潞麻、麻果、磨盘草、磨盆根、木磨、青麻子、苘、苘麻子、塘麻、茼麻、桐麻、野麻、野棉花子、野青麻、野苎[zhù]麻子、野苧[zhù]麻子、八角乌、**、冬葵子、冏[jiōng]麻、葵菜子、葵子、捆麻、麻、莔[méng]麻、青麻白麻、苘子、芮[ruì]麻、苏麻染萨、茼麻子、野茄棵、野苧麻等。
【生长环境】
中国除青藏高原外,其他各省区均产,东北各地有栽培。分布于越南、印度、日本以及欧洲、北美洲等地区。
主要野生在盐碱荒地和河流两岸冲积地及湖泊田水周围。
【形态特征】
直立半灌木,高0.5-2米,基部木质化;茎黄绿色,有条纹;小枝倾向茎的中轴,幼嫩部分与苞片、小苞片、花梗、花萼的外面均被灰褐色柔毛,尤其在花梗及花萼外面为密。
叶坚纸质,互生,稀在茎的上部对生,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3.5厘米,宽0.3-0.8厘米(最小的0.8 × 0.15厘米,最大的4.5 × 0.8厘米),先端渐尖,狭成急尖头,基部楔形,边缘具细牙齿,表面具颗粒状突起;中脉在叶背略为隆起,侧脉每边约 15条左右,幼嫩时不明显;叶柄长2-5毫米。
圆锥状的聚伞花序一至多歧,顶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长约3毫米,宽约1毫米;花梗老时向下弯曲,长5-7毫米;花萼5裂,下部合生,内无腺体,裂片卵圆状三角形,长约1.5毫米,宽约1毫米;花冠骨盆状,粉红色,长达1.5厘米,直径1.5厘米,稀达2厘米,裂片5枚,每裂片有三条深紫色条纹,宽三角形,先端钝或圆形,长约4.5毫米,宽约5毫米;副花冠着生在花冠筒的基部,裂片5枚,三角形,基部合生,上部离生,先端长渐尖凸起;雄蕊5枚,与副花冠裂片互生,花丝短,被茸毛,花药箭头状,先端急尖,基部具耳,耳基部紧接或重叠;花盘肉质环状,高及子房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子房半下位,由2枚离生心皮所组成,基部埋藏于花托中,花柱圆柱状,柱头顶端钝,2裂,基部盘状。蓇葖2枚,平行或略为叉生,倒垂,长17-24.5厘米,直径3-4毫米,外果皮灰褐色,有细纵纹;种子红褐色,长圆形,长2-3毫米,顶端具一簇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约2厘米。花期4-9月,果期7-12月。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种子、根各成一味。性味苦,凉。无毒。入大肠、小肠、膀胱经。
全草或叶:清热利湿、祛风活血。用于泄泻,淋病,耳鸣耳聋,疝气,痈肿,荨麻疹,小便不利,头痛,中耳炎,重听,甲状腺,咽喉痛,睾丸炎等症。苘麻子: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通乳、退翳。用于赤白痢疾、水肿尿少、热淋小便涩痛、产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及痈肿、目翳等症。 苘麻根:用于小便淋沥,痢疾,急性中耳炎,睾丸炎。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
1、肾虚耳鸣、贫血引起的耳鸣、眩晕:磨盘草头37.5克、枸杞子18.8克、五味子7.5克、黑芝麻30.0克、胡桃肉18.8克、蜂蜜适量。将黑芝麻及胡桃肉研烂备用,三味中草药加水4碗煎1碗,第二次用水3碗半煎8分,二次煎液合并,冲泡黑芝麻末及胡桃末,加蜜调匀,分2次服。
2、小便白浊:磨盘草头37.5克、椿白皮18.8克、白花菜18.8克、白肉豆根37.5克、白龙船花根30.0克、公猪小肚1个、小金樱18.8克。水6碗煎2碗,加猪小肚,炖烂,早晚饭前各服1次。
3、赤白痢:苘麻子一两。炒令香熟为末,以蜜浆下一钱,不过再服。
4、目生翳膜,久不愈者:苘实,上一味为末,取豮猪肝薄切,裹药中令相着,缓火炙肝熟为散,临卧陈米饮调下二钱匕。一法酽醋为丸,每服二十丸。一法取苘实肉囊蒸一次,**为末,或散或蜜丸,温水下。
5、瘰疬:苘麻果实连壳研末,每用二至三钱(小儿减量),以豆腐干一块切开,将药末夹置豆腐干内,水煎,以汤内服,以豆腐干贴患处。如无果实,可用苘麻幼苗(约五寸高上下)二至三株,作为一剂,同豆腐煮,服用法同上。
6、治小便淋沥:取苘麻根50~100g,酌加水煎,饭前服,日2次。
7、治急性中耳炎:苘麻根30g,夏枯草9g,小毛毡苔15g。水煎服。
8、治睾丸炎:苘麻根、苦萌根、苍耳草根各15g,鸭蛋1个。酒水煎服。
【其他价值】
茎皮纤维色白,具光泽,可编织麻袋、搓绳索、编麻鞋等纺织材料。种子含油量约15-16%,供制皂、油漆和工业用润滑油。
【化学成分】
全草含棉花皮甙、棉花皮次甙、矢车菊素-3-芦丁糖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种子主要含脂肪油,油中主成分为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根含粘液质,其中有戊糖1.41%、戊聚糖1.25%、甲基戊聚糖5.13%、糖醛酸17.20%和甲基戊糖微量。
药理作用:利尿作用、抗炎作用、抑菌作用等。
现代医学应用:流行性腮腺炎、耳聋、肺结核等。
【饮片形状】
夏季采收全草,鲜用呀晒干。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后,打下种子,筛去果皮及杂质,贮藏于干燥处。根在立冬后挖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干燥全草主干粗约2厘米,有分枝,外皮有网格状皱纹,淡灰褐色如被粉状,触之有柔滑感。叶皱缩,浅灰绿色,背面色淡,少数呈浅黄棕色,被短柔毛,手捻之较柔韧面不易碎,有时叶腋有花或果。气微。
干燥种子呈三角形或卵状扁肾形,一端较尖,长径3.5~6毫米,短径2.5~4.5毫米,厚1.1~2毫米。表面暗褐色或灰褐色,有不明显的稀疏短毛。肾形凹陷处有线形的种脐,淡棕色。种皮坚硬,剥落后可见胚根圆柱形,下端渐尖,子叶心形,两片重叠,然后再折曲。气微味淡。以籽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配伍禁忌】
1、孕妇慎服。
2、脾虚肠滑者忌服
3、阴虚火旺忌用
【相似植物】
苘麻属植物多相似,区别较小,多难分清。
【植物文化】
苘麻在中国的种植和利用已有悠久历史,最早记载见于《诗经》、《周礼》,距今已有2600余年。当时被人们利用作为衣着原料,但由于纤维品质不及苎麻和**,后逐渐变为制造绳索和包装用品的原料。
【注意】
苘麻属的植物都很相似,小伙伴们不要乱采摘使用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治疗请遵医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