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真正的自由唯有自救!电影《被解救的姜戈》颠覆了以往黑奴形象。


电影开头,黑人奴隶姜戈原本遭受残酷的奴役,整日在棉花地干活,被白人主人如畜生一般驱使。


他身上的伤痕记录了主人鞭子的痕迹,双手的茧子见证了他日复一日的辛劳。


在南方的棉花地上,黑奴的命运往往只有两种 —— 要么在田里被活活累死,要么在拍卖会上被新的主人买走。


姜戈早已对“自由”这个词失去了希望,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舒尔茨的牙医兼赏金猎人出现,改变了他的命运。


原来舒尔茨这次南下,是为了捉拿逃亡多年的歹徒,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最后落入陷阱的,会是自己。


舒尔茨此行落得个四面楚歌,险些丧命,幸亏被姜戈所救。


自此,两人踏上了并肩作战的道路,一路杀出重围。


姜戈救下舒尔茨也是救下了自己,他重新找回了久违的尊严,并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只不过,姜戈的妻子布鲁西达,仍是奴隶主卡尔文·坎迪手中的奴隶。


对自由的渴望,让姜戈选择回到南方,孤身闯入坎迪的大宅,营救妻子。


然而等待他的,是层层陷阱与死亡威胁。


大宅外是荒无人烟的旷野,大宅内是冷酷无情的主人。


姜戈必须独自面对危机四伏的处境。


他深知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取胜,于是设法离间大宅里的奴隶头目史蒂芬和女管家,将二人置于死地。


接着他挨个击溃大宅里坎迪的心腹,一路杀到主卧。


在生死攸关的决战中,姜戈英勇杀死了坎迪,终于救出自己心爱的妻子。


然而,这场胜利的代价,是他自己也身受重伤,生命危在旦夕。


在片刻安宁中,姜戈与布鲁西达重归于好,却也只来得及说上最后一面......


姜戈的英雄事迹震撼了南方,也震撼了全美国。


一个区区奴隶,如何爆发出惊人的意志力与勇气,成功地自救并拯救他人?


这激发了人心中对自由的向往,点燃了一场断然摆脱奴隶制的运动。


“自由或死亡”的口号在南方奴隶之间传递,他们选择站起来,争取自己的人权。


同时,姜戈使用的暴力手段也引发了另一场关于暴力与正义的讨论。


一个奴隶是否有权利使用暴力反抗?


在极端环境下所使用的手段是否可以被原谅?


这场讨论延续至今,仍无定论。


不过,姜戈的精神已成为这个民族的共同记忆。


一个勇于反抗,敢于自救的黑人形象,是这个群体久未见过的。


这给人以巨大的正能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审视人性与自由的关系。


我们看到,即使处在极端环境下,人也有可能觉醒内心的勇气,选择自我拯救,走向自由。


这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当铭记的精神标杆。


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这部电影也在叙事手法上大胆创新,将暴力美学与黑色幽默融为一体,给人全新的美学体验。


姜戈一路杀出的场面惊心动魄又难以割舍,他与各路高手的对决充满智慧与勇气,令人为之振奋。


这是一部极具个性、极具启发性的佳作。


它颠覆了黑人的传统形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审视人性与自由的关系。



【参考文献】
[美]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李彭恩,译
杰弗里·奥布莱恩,曹轶《南部之心——《被解放的姜戈》评论》
王宏俐《《被解救的姜戈》中的后现代主义情愫》
黄颂康《美国奴隶制史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