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管理】怎么判断棉田需不需要重播,棉苗灾后如何快速缓苗

从近期的天气来看喀什地区4月17日夜间~23日喀什各地断续有微到小雨,其中17日夜间~21日,偏南莎车、泽普、叶城、麦盖提局地有中到大雨,偏南山区局地有大到暴雨或雪,过程降温5~8℃。

七师20日至26日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气温稳步加升,最高气温可达32℃,风力不大。未来三天,南疆西部进入多降水时段

南北疆在降温、降雨后棉苗出土会受到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播后出现灾害需要怎样补救呢?

一、播种后出苗前遭受大风灾害的补救措施

1、地膜部分受损或局部掀起的地块补救措施

一是地膜人工复位。主要针对播种后种子还没有出苗,地膜虽被吹起,但破损小,复位后还可以起到保温保墒作用的棉田。具体操作时,如地膜局部已被风扯碎,则要用新地膜进行局部重新覆盖,并将地膜用土压埋严实。地膜局部被掀起但保持完好的,可将地膜重新复位并压实膜边。操作时要全田检查,部分膜边已**的要及时修补,防止再次被大风吹起。风灾发生后应及时动员棉农重新压好被风吹起的地膜,注意压膜后尽量恢复到原有播种覆膜状态,使下种部位与膜孔对齐,然后用湿土封堵膜孔。为防止错位影响出苗,要对修复地段经常进行检查,以便出苗后一旦发现错位,立即放苗出土。

二是人工铺膜。针对播种后棉苗没有出土,被风吹起的地膜严重损坏,无法进行人工复位的,采用人工铺膜,可有效的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人工铺膜面积应控制在10%以内,否则,在棉苗出土时,因劳力不足,放苗不及时,会引起棉苗死亡或形成高脚苗的现象。

2、地膜、滴灌带损毁严重,无法修复的进行重播

一是播种后不久遭受风灾,土壤墒情不影响棉花重播出苗的,可以立即将地表的残膜、滴灌带清理干净,无需灌溉即可抢时重播,防止时间过长土壤跑墒影响出苗。

二是播种时间较长但尚未出苗,但土壤墒度不足的,要通过灌溉补充墒度,适时整地后再行播种。配有滴灌设施的如条件允许可采用播后滴水出苗的方法,干播后立即进行滴水出苗。

二、棉花出苗后遭受大风灾害的补救措施

1、灾后立即查看受灾情况,确定受灾程度和主要补救措施

受灾后立即普查棉田,查清棉苗受损或死亡情况。灾情较轻,棉苗死亡率不足20%的加强管理,不必惊慌,立即中耕散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对于棉苗受灾严重的要查看生长点有无损伤,棉田有无枯病发生,棉花再生能力强,只要生长点不受损,根系正常,随着气温升高,大多数棉苗可恢复生长。现在棉花品种多为二式果枝,互补性强,只有有70%的棉苗,只要没有成片的断条,对产量基本无大的影响。对于缺苗30%以上的棉田立即进行补种。补种的棉种要和初次播种的品种相一致,以避免混杂。要根据不同的灾情,采取不同的补种办法,有的插补一行,有的补全长的一半,有的补全田一边,要看具体灾情而定。没有受灾的棉田或者重播、补种的棉田一定要压实地膜,谨防地膜被大风掀起。一定要经常下田检查地膜覆盖情况。

大风沙尘过后,要扫清地膜上的土,增加透光性,提高地温。

2、中耕松土、提高地温

中耕松土是提高地温,促进棉花早发稳长的有效措施。棉苗遭受风灾加之低温寡照的影响,会引发棉花的苗病、立枯病、炭疽病和棉蚜的危害加重,出现缺苗和僵苗等弱苗迟发问题,要通过中耕的方法加以改善。

3、及时重播

一是膜上重膜。主要针对棉苗死亡,而地膜完好率在85%以上的棉田,采用机播和人工播。人工播种又分为人工膜上点播和滚筒播两种:重播面积在较大的,宜采用滚筒播;重播面积在较小且不集中的可采用人工膜上点播。由于机力播种质量好,可靠性高,重播面积大的情况下,一般提倡机力播种。为了保证提高重播的出苗率,重播种行应与原穴位行错开1-2cm以内为宜。

二是揭膜重播。主要对棉种没有出苗或出苗后死亡的棉田,60%以上地膜被毁坏的地,适于揭膜重播。根据土壤墒情可分为揭膜直接重播和揭膜补墒重播两种。揭膜直接重播,即是土壤墒度可以满足出苗要求,无需补墒直接重播。播种前将地表残膜清理干净,较板结的可轻度耙磨后播;补墒播种主要是土壤墒度不足,适量灌溉补墒,再行整地播种。

4、降雨加重除草剂药害

由于降雨量大,许多棉田前期喷施的复配封闭除草剂受雨水影响药效加大,造成棉苗危害。很多农户都分不出除草剂药害是什么样子,下面这两张图就是受除草剂药害。

三、风灾伴随降雨的补救措施

对于降雨量不大、棉田内浸水程度不重或土壤质地较轻、沙性较大的棉田,待膜上覆土稍干后即可采用轻度碾压的方法,破除膜上硬壳;对于雨量较大特别是土壤质地较重的粘性土壤,因土壤浸水程度较重,下种部位的土壤疏松状态已被破坏,过早过重碾压会加重土壤板结,不利棉苗出土。近年部分棉农采用带钉齿的滚轮,在表土稍干时进行破土,可疏松表层及种子附近的土壤,对防止板结、促进棉苗出土有一定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建议推广使用。

子叶到开心期长出生长点的棉苗


低温阴雨过后棉田管理技术措施如下:

1、雨后及时中耕松土。中耕可以及时散墒,增温和提高土壤通气性,控制死苗,促苗早发,尤其是盐碱地,更应及时中耕。

2、化控时缩节胺用量适当减少,可使用0.5-1.5g缩节胺+吡虫啉(噻虫胺、噻虫嗪)+硝萘乙酸+二氢钾,如棉苗太弱,子叶发黑,叶片软薄的可用胺鲜酯+锌肥+氨基酸。

以上施用方法是由于低温天气过后,棉苗遭受低温,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使用硝萘乙酸可快速让棉苗恢复生长,另外当棉苗有两片真叶时对磷有一个需求小高峰期(磷临界期),这时期缺磷将会推迟棉花现蕾,同时防治棉蓟马对棉花危害形成多头棉。子叶期用缩节胺 不会把棉苗锁住不长 ,蹲苗促根为丰产打下基础。同时也能减少大风来袭把棉苗吹干。

3、针对雨后产生除草剂药害的棉田可用胺鲜酯+芸苔素+锌肥+氨基酸进行叶面喷施,配药时以上调节剂不能和碱性农药混配。

4、针对立枯病

建议农户及时进行中耕,以提高地温,由于温度较低,中耕的同时可配些农之道硝萘乙酸+磷酸二氢钾+农之道乙蒜素对弱苗病后康复补充能量。另外一个建议农户后期温度快速回升的时候,在滴水时一定要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腐植酸,这能有效的促进棉花根系生长,提高棉花抵御灾害天气的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立枯病和枯黄萎病的发生。

5、抓紧封眼

及时人工和机械辅助封眼,错位苗要及时放出,未封眼的滴灌棉田及时封眼,防止眼口地膜由于受大风的影响将棉苗划伤及折断。注:盐碱地推迟封眼

内容来源:农之道

(农林卫视新媒体整理发布,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