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被上了黑名单。无论是国际政治阴谋,还是经济贸易利益之争,棉花被上黑名单,是多么荒谬的事。据理力争是必须的,希望能有一个合理的结局。
作为普通老百姓,虽说做不了什么,但是关注国家时事,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也是一个普通公民的义务。国富民强、国泰民安是举目皆知的事实。所以,虽然目前世界还不是那么和平,但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里,我们应该感到骄傲而知足。
说到棉花,自然就会想起家乡,想起小时候的田野,想到了我勤劳的母亲。我对棉花情有独衷,也是因为这些因素印记了我的童年时光。
我的家乡也是重要的棉花种植区。小时候的记忆里,田野里除了地瓜玉米,可以说是一望无际的棉花地。至今的印象中,每次去田里找母亲,大都是在棉田里:春天播种间苗,夏天喷药劈杈,秋天捡拾晾晒,似乎到了冬天才能感受棉花带来的温暖。
棉花种植管理的艰辛,母亲最有体会。而对于我的父亲,也只有假期里那段时间的劳碌,而对于我,似乎更多停留在学龄前在棉花行里跟随母亲的懵懂里,当然后来也曾帮助母亲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所以,才有这般深刻印象,家乡的棉花是飘在回忆里的温柔和美好。
一棵棉花一生开两次花:初夏,乳黄或粉红的娇艳芬芳了土地;深秋,柔软恬静的洁白温暖了人间。两次开花,绽放或凋零,绚丽或朴素,都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自然之灵、生命之物。此刻的怀念,也是对这些曾带给人们温暖的生命植物的尊重,还有那时候母亲的辛劳付出的汗水。
后来,上学后参与劳动的时间不多,也不知棉花种植从何时减少,再后来搬去城里后不做农事,母亲也就不再起早贪黑的那么辛苦了。我也就远离了田野和玉米地瓜棉花那些农作物。至今,深居城市,我能对节气农时还有点印象,还是得益于母亲那时并不刻意的引导作用。
记得去年,也是第一届大湾区花展上,看到了以棉花为背景素材而创作的暖生活系列。一朵朵洁白的棉花如云朵绽放着,那一瞬间很想走上去,用手去摩摩那绒绒的花朵,是否如当年般柔软舒适。昨天我又去了第二届花展,花展主题不同去年,所以,鲜花的海洋里没有看到棉花为元素的影子。棉花虽然没有人的情感,但却能温暖人的情感,相信它会出现在冬天。
行走的花信随四季而动,人世间万物皆有往来。棉花全身都是宝,从根到梢:纺织、化工、油料、中草药,所以,要好好善待每一朵棉花,要为每一朵棉花撑腰,为****撑腰,期待有一个合理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