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观察|现货交投不活跃 疆棉公检量难破560万吨

中国棉花网专讯:上周(3月11-15日),郑棉CF2405合约跌至16000元/吨关口附近,遭遇多头的顽强阻击,盘面陷入僵持状态,而套保率比较高的棉花贸易企业、轧花厂挂单/出货的积极性偏高,少数有刚性需求、补库意愿的棉纺厂逢低点价采购,现货市场有些冷清,不活跃。

湖北某棉花贸易商表示,节后一个多月来,尽管1%关税下内外棉花价格持续较大幅度倒挂(港口美棉1%关税清关后成本一度高于内地库新疆棉报价1500元/吨以上)、棉纺织厂开机率快速回升并维持在相对偏高水平,但棉花、涤纶短纤等原料补库却推迟或调整为“随用随买,按需下单”,使轧花厂/贸易商的解套、落袋为安预期阶段性落空。

从乌鲁木齐、奎屯、阿克苏等地棉花监管库反馈来看,受3月份以来棉花公路发运持续发力、出疆车辆增多(部分为回程车)及疆内外仓储库棉花价差有所收窄等因素影响,运费连续两周多来小幅下调,其中北疆至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库点运费下调略大。与2月份之前不同,近期新疆棉公路发运的主体虽然仍以棉花贸易企业/期现公司为主,但中小棉纺厂入疆采购、发运也逐步增加。

据中国棉花质量公证检验网数据,截止2023年3月17日,2023/24年度新疆地区1018家棉花加工企业累计公检皮棉555.02万吨,与累计加工量总量差距缩小至1.50万吨以下,考虑到加工过程中存在少量的虚包、返包现象,业内判断目前疆内轧花厂、运输在途及入监管库但未公检的棉花数量已比较有限;而3月中旬以来,新疆地区日新疆皮棉加工量已降至0.10-0.15万吨,表明阿克苏、喀什两地少数棉企加工逐渐收尾,本年度全疆棉花公检总量突破560万吨的希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