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日调查棉田来看,旺长棉田条田较多,出现叶片肥大,腿高一把伞,红茎比少,叶色浓绿,顶尖下陷,旺长的表现!

棉花化控技术在棉花栽培管理技术真是较难把握的技术,因为很多因素不可预知。影响化调时间和用量综合考虑有品种、地力、水肥、棉花长势长相、密度、气候条件等因素,因此,化控的时间及用量一定要因地制宜。

一、缩节胺的药理

首先要了解生长调节剂缩节胺的药理。缩节胺通用名称为甲哌鎓。新疆棉区习惯用缩节胺可溶粉剂,市场上含量98%和10%,备案登记有15种;还有水剂250克/升登记缩节胺,备案登记有20种;其它为泡腾片剂和可溶粒剂和原药。

生长调节剂缩节胺属于接触型农药,施药时只有接触到棉花叶片和茎杆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施药一定要均匀,蕾铃期建议顶喷加吊喷施药。甲哌鎓在可通过植株叶片和根部吸收,传导至全株,可降低植株体内赤霉素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伸长,对于棉花主要功能在于抑制棉株主茎的生长,以及果枝的横向生长。

二、缩节胺施药建议

棉花化控一定要因地制宜,棉花生长调控一定要坚持水肥调控为主,化学调控为辅,且不可盲目。常规壮苗建议如下:

(一)棉苗出齐现行后进行,亩用缩节胺1.5~2克。以控制果枝始节高度、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培育壮苗。

(二)2~3叶期,亩用缩节胺2~3克。以控制棉株节间长度和促进花芽分化。

(三)5~7叶期,亩用缩节胺2~5克。中期要与肥水调控相结合,确定化控时间和剂量。

(四)在打顶后7天左右(待顶部果枝伸长5cm 时进行化调),亩用缩节胺6~8克。长势偏旺棉田打顶后进行两次化控,第二次在第一次化控后7~10天进行,亩用缩节胺6~8克。防止上部果枝过度伸长造成中部郁蔽,控制无效花蕾和赘芽生长。忌用一次性大剂量缩节胺化控。当然封顶控也要根据长势长相进行控制。

三、缩节胺化学调控问题

旺长棉田缩节胺化控一定要坚持少量多次,轻控勤控的原则,棉农一般遍遍打药遍遍带缩节胺,缩节胺用量一定要根据地力、雨量、长势灵活掌握,或者一次缩节胺用量,分成两到三次使用。确保棉花管理自始而终壮而不旺,棉花稳健生长。如果化控不好则可引起徒长或者僵苗不发,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因此,在实施化控的过程中要严格掌握缩节胺的使用量。建议棉农在自家棉田里插个生长尺,每天按时观察日生长量,长的快了就调一下。这如同防虫上没有调查就没有防治权一样,只有知道了自己的棉花生长情况才能做好调控,认真观察与调控坚持几年,棉农自己就是专家。

一般缩节胺的化控时间决定化控的部分,如目前10叶龄的棉花就控制第8至10节,即倒1至3苔果枝。

从目前盛蕾期长势情况来看,缩节胺一般每亩使用量为一片真叶0.2-0.3克为宜,也就是10片真叶用量为每亩2-3克。当然一定要根据棉田具体情况,棉花品种敏感性、水肥情况和气候等情况有所差别。对缩节胺敏感棉花品种用量少一些,长势徒长的棉花品种用量就多一些。

缩节胺喷药后,2小时内棉花就可吸收一半,6小时之后基本吸够作用量,一般喷药后6小时内不下雨就不需要重喷。一般缩节胺在棉株内药效可持续15天左右,一般药后3天以后见效,7天后药效开始减弱。如果想控制水后的旺长,建议水前3天施药。

缩节胺使用时一定要二次稀释。强光施药易光解,所以建议早晚施药为宜。喷缩节胺时一定要带吊杆,顶部和侧面叶片都着药为宜,强行调控侧枝由油条早变果枝,并保证中后期通风透光。

四、叶面肥的使用

1.停止芸苔素,胺鲜酯,DA-6的使用。芸苔素等激素调节剂使光合作用积累的养分向抽枝展叶集中,造成空枝果苔,落花落铃严重。

2.停止氨基酸、海藻肥的使用。容易引起叶片肥大,遮挡中下部叶片,不利于光合作用,中下部落铃,棉桃小。

3.叶面喷施可建议使用硼肥和磷酸二氢钾。硼肥促进能量养分向生殖器官转移。钾可调节作物源库关系,棉花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通过营养元素调控生长。

五、水控是促转化的关键

此期是棉花的盛蕾期,由于棉花偏旺偏嫩,棉花还未进入花期,据棉农了解,部分棉田从6月初至目前已进了两水,棉花此期偏旺偏嫩,几乎没有红茎比,叶色浓绿,叶片肥大(打完顶叶片能否上举?),日生长量2.8厘米。此类棉田建议以水控为主,拉长灌水周期或轮灌时少灌一水,或至棉花初花期再灌水,加速棉花转化,实现棉花多生果枝结大蕾早开花的目的。从多遍喷施缩节胺的棉田来看,缩节胺药害较为明显,建议此旺长棉田禁止一切营养药(激素),也不便喷施缩节胺,而此期缩节胺控制顶部果节的伸长效果明显,而促转化应是水控较为适宜。

六、打顶的时间问题

按照“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从目前调查来看,棉花平均株高为50厘米左右,而日生长量普遍在2.5厘米以上,10天后达到75厘米不是问题,即以株高为标准7月1日打顶已不存在问题,目前缺的是果枝,需要水控加速促转化。从调查来看,亩总果枝苔数普遍有7.5万苔左右。

如果目标产量定为500公斤籽棉,一苔结一个桃,一个桃按5克算,需要亩总果枝苔数10万苔,从目前的7.5万苔到10万苔还有2.5万苔,正常转化来看,一般3天就可生一苔果枝,那么8天以上就可完成10万苔的果枝苔数。这种是理想的算法,必须此期要加速转化,才能实现3天生一苔果枝的目标。当然实现500公斤籽棉的产量,要保证每一苔果枝着生的一个蕾铃是不能空的,如果后期田间郁蔽或其它管理失误,必然会造成大量的蕾铃生理脱落,就不能保证产量了。7月1日应该是棉花打顶的临界期或分水领,只要枝到了,6月底就开始打顶,早结束打顶,尤其是机采棉田。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作者联系小编予以修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