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里的父亲
章中林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棉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他却非要种上十亩棉花,还说,自己动得,不要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哪。
③我循声站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不闲着,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着走近的我笑着,打着招呼。黢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颤抖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④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佝偻着前行的。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⑤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 就是父亲的攒钱罐。 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羸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一样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
⑥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来。也许是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头枕着棉花一动不动地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
⑦他侧着身子,躺在灰色的棉花壳上,头枕着雪白的棉花。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可是,他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又怕惊扰了他的清梦。
⑧静静地睡着的父亲,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粲然如盛开的棉花。他是看到了桃红李白的绚丽,还是闻到了油菜芝麻的浓香?是尝到了大米麦子的绵软,还是摸到了蚕茧棉花的和暖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父亲一定在惦记着他的春种秋收,他的夏播冬藏,不然,他的笑里怎么会飘来丝丝的甜呢?
⑨也许怕打扰了父亲,风顽皮地小跑来;也许怕惊醒了父亲,太阳躲进了云里。在这里,除了父亲均匀而舒畅的呼吸在轻轻地流淌,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
⑩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种永恒——因为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的心里霍然盛开。
【小题1】请你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对文题的理解。【小题2】按要求品味语言。
(1)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 (品析划线词语的含义)
(2)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题3】“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
【小题4】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⑩自然段的作用。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写的事件。【小题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母亲老了,她信赖长大了的我,就像小时候我信赖她一样。 |
B.母亲老了,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像小时候我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样。 |
C.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信赖我,就像小时候我信赖她一样。 |
D.母亲老了,只能听从我的安排,就像小时候我只能听从母亲的安排一样。 |
【小题4】文章通过描写生活中的琐事,表达了对亲情的赞美和珍视。请同学们根据阅读体会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家为主题,进行仿写。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老人孩子都怡然自乐;
家,
家,
【材料一】
大气醒目的汉字
①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自带一股炫酷而神秘的气息,在不同书法字体的加持下,可以大气随性,也能化雅细腻。即使是一件没有图案的卫衣,打上“中国李宁”四个大字,也能变得吸睛。运动品牌李宁凭借汉字不仅成功出圈,还登上了国际时装周的舞台,将国潮之风吹向世界。
精美的国风纹样
②在中国古代,纹样不仅是一种装饰,往往还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身份和含义,比如龙凤象征着尊贵,松柏、仙鹤代表着长寿,这些传统纹样也是国潮的热门设计元素。故宫文创将老祖宗留下的纹样与潮流碰撞,于是我们在手表上看到了千里江山和北极星辰,在帆布包上摸到了云鹤刺绣,“同款”纹样穿越时空,拉近了我们和祖先的距离。
一眼就忘不掉的中国色
③在国潮设计青睐的颜色中,中国红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名。常常与中图红组队出现的是深蓝色,复古的红蓝配色,让人联想到爷爷家的搪瓷茶杯,还有街头闪烁的霓虹灯。不过,中国色才没有这么单一,彩妆品牌完美日记就曾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梦幻联动”,把赤彤丹霞、碧蓝湖泊、焕彩梯田等壮美的自然景观“装进”眼影盘,让人一眼尽收祖国山河美色。
多元的文化符号
④国潮不是简单粗暴的元素堆砌,而是保留特色的审美和文化,再去创造新的潮流,文具品牌晨光就根据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推出了四款文创礼盒,扫描礼盒还能观赏动态京剧舞台。潮牌马克华菲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为主题设计时装,表达当代年轻人的潮流态度,向中国航天文化致敬。
(节选自《嘿!原来你是这样的国潮》)
【材料二】
国潮走过三个时代。当下属于国潮3.0时期,国潮内涵再扩大,中国品牌、中国文化以及大国科技引领了全面全新的国潮生活,此时的国潮不仅限于实物,更有民族文化与科技骄傲的潮流输出。如今的国潮正在向世界输出身自中国的潮流新思路,是国人对于中国经济、文化、科技实力的全面自信。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近十年,“国潮”相关搜索热度上涨528%。其中,2021年国货品牌关注度是洋货的3倍。
(选自《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有删改)
【材料三】
①在产品方面,随着一些“现象级”国潮产品和品牌成为市场热点,各路商家纷纷跟风,涉嫌抄袭的事件不绝于耳。“国抄”现原体现了部分国产品牌在追求国货潮化时的急功近利,没能成功找到自身品牌文化与价值观的输出途径,而是奉行拿来主义,将他人的创新成果直接套用在自家产品上,导政自身品牌口碑下降的同时,也将国潮这一极具标出性的表现符号与消费文化现象推向低谷。
②品牌方不断加大营销费用支出,壮大声势,标榜自身国潮特质。CTR媒介智讯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市场广告投放榜单前50中,国产品牌占86%,而2016年占56%。此趁势反映了企业预算向营销投入的倾向性日益明显。但是,如果忽视产品研发和品质的投入,极可能顾此失彼,甚至本末倒置。长此以往,将拉低品牌形象,降低品牌美誉度。
③国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但摆在国货面前的一大难题是定位低端,内卷化严重。低价定位也许容易占领一定市场份额,但品牌价值难以大幅提升。可以预见,向高端化升级仍是未来国货品牌需要努力的方向。国潮品牌尽管在国内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在全球市场则总有出海乏力之症。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在全球运动鞋市场中,耐克和阿迪达斯以23%和16%营收占比稳居全珠前两名。而国货品牌所占份额均在2.5%以下,相差很大。诚然,我国市场有足够大的体量与空间,但国潮品牌如果不能放眼世界,欣起“国际潮”,则会内卷内斗不休,难以实现国际品牌发展之路。
(选自迟强、林璇《国潮“热”下的“冷”思考》)
【小题1】文学小组摘编了四处关键信息展开讨论,其中表达不符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湖不是简单粗暴的元素堆砌,而是保留特色的审美和文化,再去创造新的潮流,表达当代年轻人的潮流态度。 |
B.CTR媒介智讯数据显示近几年企业预算向营销投入的倾向性日益明显,长此以住,将拉低品牌形象,降低品牌美誉度。 |
C.如今的国潮正在向世界输出身自中国的潮流新思路,体现了国人对于中国经济、文化、科技实力的全面自信。 |
D.国潮品牌近年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其定位低端帮助占领了一定市场份额,但内卷严重,品牌价值难以大幅提升。因此,向高端化升级是未来国货品牌需要主要努力的方向。 |
【小题3】《胡同文化》最后一段写到“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不仅胡同文化,还有传统节日文化、各地方言文化等都在现代化浪潮中慢慢消逝。对于这些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请借鉴“国潮”文化的发展现状,联系生活,说说你的看法。(150字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