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瓜的黑斑病是西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要慎重对待!
大棚西瓜黑斑病病原菌寄主比较多,发病温度的区域比较广,它又是借风雨传播,大棚放风时很容易被风传播而感染,棚室内的温、湿度很容易满足发病的条件,做到提前预防尤为必要。掌握西瓜黑斑病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西瓜叶片黑斑病发病前期症状
A 西瓜黑斑病病原 西瓜黑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丛灰黑色至黑色,分生孢子梗单生直立,不分枝或偶有分枝,浅褐色至榄褐色,有的上部色浅,基部细胞稍大,具隔膜1—4个,大小(12—71)微米×(2.5—6)微米;分生孢子形状差异较大,椭圆形至圆筒形或倒棍棒形至倒梨形或卵形至肾形,浅褐色至暗褐色,5—10个串生,无喙或具短喙,喙长不长于孢子身长的1/3,孢身具横隔膜1—9个,纵隔膜1—6个,分隔处缢缩,大小(10—62)微米×(5—19)微米。
西瓜叶片黑斑病发病症状
B 西瓜黑斑病发病特点: 黑斑病病原菌在5—40度范围内均可生长,26℃最适,分生孢子萌发温限10—37℃,26℃最适宜菌丝生长发育,最适pH6.5— 6.7; 。其寄主范围很广,国内报道为8科14种。如西瓜、甜瓜、番茄、花生、大豆、棉花、小麦等。 黑斑病病原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种或种子上越冬,第2年春天西瓜出苗后,遇适宜温度、湿度时,借风雨传播即可进行初侵染,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引起病害不断发展。
西瓜叶片黑斑病发病症状
C 西瓜黑斑病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水浸状小斑点,分布在叶缘或叶脉间,后扩展为圆形或近圆形。暗褐色,边缘稍隆起,病健交界处明显,病斑上有不大明显轮纹,病斑能迅速融合为大斑,引起叶片枯黄。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引起全株叶片枯萎。该病瓜蔓不枯萎,可以区别西瓜蔓枯病和枯萎病。果实发病,初生水渍状暗色斑,后扩展呈凹陷斑,引起果实腐烂。运输和贮藏期该病可继续扩展,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稀疏的黑色霉层。
西瓜叶片背部黑斑病发病症状
D 西瓜黑斑病防治方法
(1)收获后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
(3)施用腐熟有机肥,采用塑料薄膜双层覆盖栽培等措施。
(4)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在结果期可喷复合叶面肥。
(5)发现病叶及时剪掉带出棚外销毁,并喷药防治。
西瓜叶片黑斑病发病症状
(6)药剂防治。
尽量在发病前未见病斑时开始喷药,常用药剂有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干悬粉500倍液;
80%大生M-45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
西瓜黑斑病、角斑病等混合发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