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早播棉田已经开始滴出苗水,棉花4月苗的田间动态临近,棉农朋友应警惕棉苗出土后立枯病和根腐病的发生与发展,尤其要重视近期降温降雨天气对早播棉田的不利影响,为降低棉田立枯病和根腐病的发病率,应提前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立枯病发病症状:
棉苗出土后受害,初期在近土面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展包围整个基部呈明显缢缩状,病苗萎蔫倒伏枯死。拔起病苗,茎基部以下的皮层均遗留土壤中,仅存尖纫的鼠尾状木质部。子叶受害后,多在子叶中部产生黄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常脱落穿孔。此病发生后常导致棉苗成片死亡。
根腐病发病症状:
根系表皮感病后变褐、变黑,根茎部肿胀,基部膨大,根尖、根茎腐烂但维管束不变色。棉苗死亡在于根腐病和炭疽病斑同时作用在根上,受环境影响(播后下雨及出苗后下雨)土壤湿度较大,盐碱地下雨后把盐又拔到地表,地温起不来,棉苗根系生长在高盐度的土壤中,时间一长就会烂根死苗。
防治措施:
(1)适期播种:棉花属喜温作物,在土壤中发芽到顶土出苗这段时间,对地温的要求相对较高。而新疆棉区春季气温低、地温低、常伴有倒春寒,早播易引发烂种、死苗,常造成“早而不全”或“早而不发”的结果;晚播出苗“快而齐”,但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生长季节,常常造成棉花贪青晚熟、单铃重低、品质差。因此适期播种显得尤为重要,棉花播种适期是在确保苗全、苗齐、苗壮的前提下,争取适时早播。确定**播期取决于地温和终霜期,一般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膜下5cm地温达12℃以上即可播种。北疆大部分地区一般适播期在4月中旬,正常年份80%以上的条田在此时播种。新疆普遍采取干播湿出种植模式,以滴水时间算作正式播种时间。由于滴水时不可避免要降低地温,故滴水应适量、滴水时间应在低温期过后进行,以降低地温过低引发苗期病害的风险。
(2)加强苗期田间管理:棉苗立枯病的发生主要与低温及持续低温密切相关。出苗后应及早中耕松土,雨后注意及时中耕、破板结,以利于提高地温,减轻立枯病发病率。发病较重的棉田应适当增加中耕次数;间苗时应剔除病苗和弱苗;重病田定苗时应增加留苗密度。
(3)药剂防治:我们要为棉花苗期和生育期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就要从棉花出苗阶段就入手防治,中裕农科建议棉花在滴出苗水时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或第一遍打药时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可有效预防苗期立枯病、青枯病和根腐病的发生,提前预防棉花枯黄萎病、土壤病害的发生。提高棉花抗逆抗病能力、促进棉苗根系生长、提早棉花苗期生育进程。
丙泰生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
1很强的杀菌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吸附在病原菌的菌丝上,并随着菌丝生长而生长,然后产生溶菌物质,使得病菌菌丝体断裂;或者是产生抗菌物质通过溶解病原菌的细胞壁或细胞膜,致使细胞壁穿孔、畸形等现象从而抑制病原菌细胞萌发。
从而在作物根表、根内、茎部、叶部等部位定殖和繁殖过程中,杀死作物病原菌,达到防病效果。枯草芽孢杆菌对于土传病害、枯萎病、立枯病、根腐病、重茬病等疾病防治效果很好;
2可提高作物抗病、抗寒、抗旱能力
枯草芽孢杆菌对作物、土壤等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在土壤中形成益生菌环境,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增加土壤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促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腐殖质,刺激作物根系生长,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和出苗率;有一定的固氮、解磷、解钾作用;
3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及促进生长
枯草芽孢杆菌的抗逆性最强、功能最多、适应性最广、效果最稳定。不但能直接抑制植物病原菌,而且能通过诱发植物自身的抗病潜能从而增强植物的抗病性;枯草芽孢杆菌能够产生类似细胞分裂素、作物生长激素的物质,促进作物的生长,使作物抵抗病原菌的侵害。
4减少杀虫剂、杀菌剂的使用
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使病菌,昆虫卵在土壤中自然地被除掉,尤其能防治根瘤病、寄生虫、土壤线虫病等。
5提高作物品质、保护环境
枯草芽孢杆菌当作用于作物或土壤时,能够在作物根际或体内定殖,抑制农作物对硝态氮、重金属、农药的吸收,净化和修复土壤,降低农作物病害发生,促进农作物秸秆和城市垃圾的腐熟利用。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等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技术
拌 种:丙泰生枯草芽孢杆菌3--5克拌棉种1公斤。
生长期滴灌:
(1)出苗水时,每亩用丙泰生枯草芽孢杆菌30-50克,随水滴施;
(2)棉花头水时,每亩用丙泰生枯草芽孢杆菌30-50克,随水滴施;
(3)滴三水时,每亩用丙泰生枯草芽孢杆菌30-50克,随水滴施;
建议采用“二次稀释法”即溶于少量水中,溶解后倒入滴灌池中。如能与高含有机质的黄腐酸原粉混用效果更佳。
19909933117
19909933100
15739319887
18290773222
18167838666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