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棉花市场跌宕起伏,一年内完成了一整个牛熊循环,这在棉花历史上也是不常见的。今年的节奏变化如此之快速,方向调转如此之猛烈,主要与政策、产业、资金的三方博弈有关。1-9月,郑棉处于牛市周期,主力合约价格从13715元/吨上涨至17905元/吨,最大涨幅30.55%,主要驱动是疫后消费复苏、国内大幅减产和旧作库存紧张,资金在牛市前期和中期强化了涨势,调控政策在牛市后期抑制了涨势。9-11月,郑棉从牛市周期转入熊市周期,棉价从17905元/吨下跌至14520元/吨,最大跌幅18.9%,主要驱动是调控政策导致供应端旱涝急转、棉纱堰塞湖风险和抢收证伪,资金的转向加快了熊市跌速,定价一步到位。进入12月,抛储早已停止,下游消费开始边际好转,空头资金主动离场,熊市结束转入区间震荡。进化是博弈市场永恒的主题,新的规律不断被总结,旧的规律逐步被淘汰。从23年的市场表现中,有两点变化值得我们思考:一是,以目前的调控手段和技巧,相关部委对国内棉花市场有着极大的掌控力,在后市研判行情的过程中,要提高调控意志所占的定价权重。二是,以宏大叙事和资产配置为思路的金融资金定价权提高,已经有超越产业资金的势头,其定价权重也需要提高。可以预见,未来棉花市场的定价会更加复杂、更加前瞻、更加快速,研判和交易的难度都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