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巡记】棉纱
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初期,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主要生产低支纱。产品品种有桐叶牌10支、14支、16支,三环牌20支,3支合股线及绒线。1935年,中国银行代管本厂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行原棉分等纺纱的办法,纺出了32支及40支优质纱。
日本侵略军占领期间及西北实业公司租赁期间,由于工厂职工减少,加之机器受到破坏,生产品种仍以低支纱为主。
解放后,特别是经过70年代和八十年代的设备改造和更新,产品品种日益丰富,1960年试产成功42支纯棉纱,为山西省第一家。1967年生产出维棉纱,1972年生产出涤棉纱,1974年生产出涤粘、晴纶混纺纱,1983年试产成功40支涤棉包蕊纱,填补空白。1984年生产出纯晴纶纱,1986年试产出涤纶、麻混纺纱。1989年试产出兔棉3个。现全厂棉纱共有20个品种,其中纯棉14个,涤棉2个,涤粘3个,纯涤1个。平均纱支由解放初期的18.9支,提高到现在的29。3支。过去只能纺低支纱和单一棉纱,而今已发展为纺中高支纱和多种原料结枃的混纺纱。
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初期,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主要生产低支纱。产品品种有桐叶牌10支、14支、16支,三环牌20支,3支合股线及绒线。1935年,中国银行代管本厂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行原棉分等纺纱的办法,纺出了32支及40支优质纱。
日本侵略军占领期间及西北实业公司租赁期间,由于工厂职工减少,加之机器受到破坏,生产品种仍以低支纱为主。
解放后,特别是经过70年代和八十年代的设备改造和更新,产品品种日益丰富,1960年试产成功42支纯棉纱,为山西省第一家。1967年生产出维棉纱,1972年生产出涤棉纱,1974年生产出涤粘、晴纶混纺纱,1983年试产成功40支涤棉包蕊纱,填补空白。1984年生产出纯晴纶纱,1986年试产出涤纶、麻混纺纱。1989年试产出兔棉3个。现全厂棉纱共有20个品种,其中纯棉14个,涤棉2个,涤粘3个,纯涤1个。平均纱支由解放初期的18.9支,提高到现在的29。3支。过去只能纺低支纱和单一棉纱,而今已发展为纺中高支纱和多种原料结枃的混纺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