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过瘤胃脂肪和过瘤胃蛋白,小小棉籽在肉牛养殖有着大作用
每生产1kg皮棉,就会产生约1.7kg的棉籽。

未成熟的棉花

成熟的棉花
棉籽就存在于白色的棉纤维中,采摘之后带籽的棉花,我们称为籽棉;把籽棉进行轧花,脱离了棉籽的棉纤维叫做皮棉。

全棉籽
2022年,我国棉籽产量已达1076万吨,棉籽在饲料中的应用形式主要包括全棉籽、棉籽饼、棉籽粕。
在美国南部和西南地区,40%~50%的棉籽被直接用作全棉籽饲料,而我国主要利用棉籽榨油后所得的棉籽饼和棉籽粕作为饲料原料。
棉籽饼是榨油后产生的副产品,含有较高的油脂,能提供能量;而棉籽粕则是经过预压浸提或直接溶剂浸提取油后得到的副产品,油脂含量较低,粗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50%。
虽然棉粕的蛋白含量较高,但是它的氨基酸消化率低,特别是赖氨酸的消化率较低,这也造成棉籽粕在饲料配方中的用量受限,并不能完全取代豆粕。

全棉籽主要包括外面的短绒、棉籽壳和棉籽仁三部分,棉籽含有大约 21%的油脂、21%的蛋白质和一定量的纤维。是一种高脂肪、高蛋白、高粗纤维含量(棉籽壳均为peNDF,可以促进反刍)的优质饲料。
大华过瘤胃,营养不浪费,反刍核心营养技术优化专家!
同时,由于全棉籽外面有棉籽壳作为“铠甲”,保证了棉籽内的脂肪和蛋白在瘤胃内,不会被瘤胃微生物降解,成为天然的过瘤胃脂肪和蛋白。
棉籽的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它天生带毒,最主要的是棉酚和环丙烯类脂肪酸等抗营养因子,会对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阻碍棉籽在畜牧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游离棉酚的存在。
棉酚是棉花进化获得的生化武器,它可以协助棉花抵御病虫害,但它会对动物的正常呼吸、生殖和免疫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反刍动物具有单胃动物没有的瘤胃微生物体系,瘤胃微生物能够有效的分解棉酚,但是这个分解能力也是有限的。

牛棉酚中毒表现前期以肠胃炎为主,食欲大幅度下降、腹泻,神经兴奋,后肢软弱无力;排褐粪、伴有粘液,严重时有尿血现象;怀孕母牛早产、流产或产畸形胎。
在奶牛饲料中,全棉籽的饲喂量可占日粮干物质的 10%~15%。但对于6个月内的犊牛,应禁用全棉籽(瘤胃功能发育不全,棉酚降解能力差,容易引起中毒)。
多项研究发现,饲喂15%全棉籽能够显著增加肉牛的体质量、平均日增重、热胴体质量和脂肪厚度等指标,表明全棉籽可以有效地提供肉牛所需的大部分粗纤维、脂肪和蛋白质。
对于棉籽的毒性,有人也做出了实验,对公牛连续2个月饲喂其体质量的 0.7%的全棉籽,并不会影响公牛的生育能力,表明全棉籽在安全范围内饲喂,所含的棉酚是可以被瘤胃微生物降解掉的。
正常情况下,成年反刍动物日粮中的棉酚含量建议低于500mg/kg(以干物质计,来源于欧盟标准),而我们使用的北疆棉籽的棉酚含量在2000mg/kg-3000mg/kg之间。
以一头1200斤的育肥牛为例,它的干物质采食量按照体重的2%来算,大概是12公斤。如果我们在日粮中加入2kg的全棉籽,最多会有:
2*3000mg=6000mg的游离棉酚,日粮中棉酚的含量为6000mg÷12kg=500mg/kg,
因此在育肥后期,肉牛每天的全棉籽添加量在2kg以下时,是不会产生棉酚中毒的。另外就是饲喂全棉籽时,带绒的比不带绒的效果要好。#肉牛饲料 #全棉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