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棉花能否大丰收,看正月二十八的天气就知道了,看农谚咋说
导读:正月二十八“棉花日”,今年棉花能否丰收,要看看这天的天气怎样就知道了,看农谚咋说?

正月里的民俗真多,从初一开始,每天都是不同的节日,世间万物都应该有自己的节日吧,因为每样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太阳滋养大地,大地哺育万物,大地上的生灵才得以繁衍生息。那么今天又是哪种事物的生日呢?
今天是正月二十八,也是人们常说的“棉花日”,也是“花姑节”。棉花日当然是棉花的生日,女娲娘娘是不是差点忘了棉花的存在,才在正月底让棉花出生呢?
人类祖先刚开始都是用动物的皮毛,来御寒的。后来古印度人,秘鲁人发现了可以让人暖和的棉花后,棉花就变得很重要了。明朝时期,棉花传入了我国,自此,它就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棉花不仅可以御寒,它的籽还可以榨油,棉絮做成棉被,棉衣。它还是一种蜜源植物。可以说,棉花全身是宝!

那么棉花节这天,人们是如何过节的呢?今年的棉花收成咋样?和正月二十八的天气有关吗?看农村流传的谚语咋说的?
人们怎么过棉花节
棉花节这天,东北地区的人们这样过的:人们站在院子里,手握荆筐,然后把筐扔到房顶,看落地时筐口的朝向来判断棉花的收成,如果筐口朝上,则寓意棉花丰收,如果筐口朝下,则棉花欠收。
山东地区的人们,则是祭拜花姑,来过棉花节。相传花姑是掌管棉花的神,化身为一个女子来到这里教会他们种植棉花,让大家过上了温暖富足的生活。人们为了纪念花姑,在当地专门建造花鼓庙来纪念她,还会举行热闹的庙会,时间就在正月二十八。

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二十八
我国棉花的种植面积也不小,中原地区种棉花的也不少,但近几年,由于工业的发展,以前人们穿棉花做的袄子,棉靴,棉布,但现在,穿棉花袄的很少,盖棉花被的也少了,棉布也少了。棉花逐渐被丝棉,羽绒,蚕丝所替代了。
人们用正月二十八来占卜这一年的收成,其实也和天气有关。如果这天是晴天的话,棉花就会丰收。棉花如天上的朵朵白云,人们也希望这一年会丰收。人们会心情愉快,对丰收充满渴望。
如果是阴天或雨天,则可能棉花欠收了。
因为棉花是喜阳的植物。天气不好,雨水多,棉花的座果率低,棉花茎叶出现旺长现象。新疆地区降水少,因此最适合棉花种植了。
过了正月二十八,天气变暖了,人们开始着手春耕春播了,种棉花还要育苗,移栽,因此要早作准备。天气晴朗,气温适宜,最适合棉花出苗了。因此就有了这一句俗语:“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二十八。”

小结:正月二十八是棉花节,人们不仅要拜花姑,扔荊筐,还要吃面疙瘩,吃面片,吃面条。这些都预示着棉花丰收,人们生活幸福!
今天是棉花节,让我们虔诚地祈祷,今年的棉花大丰收,人民的生活更幸福,让世界更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