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支持中国棉花种植生产,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繁荣发展

(赣通社)江西省纺织工业协会秘书长赵子建通过内部渠道分别向有关部门报送相关应对策略建议信息,并在媒体上发表研判文章,感谢新疆和全国各地棉花种植者、纺织产业工人对中国纺织工业长期的基础性贡献,感谢众多国内和省内品牌和媒体、明星支持****。继续坚定支持中国棉花种植生产,全面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江西省纺织工业协会秘书长赵子建

赵子建秘书长介绍,作为推进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产物,从棉花种植到纺纱织成棉布,纺织业的发展见证了现代社会工业化的崛起。新疆光照充足、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成为最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种植面积和产量上均位居全国首位。新疆棉是全球业界公认的高品质天然纤维原料,颜色级、纤维长度和马克隆三个指标协调优异,品质优、适纺高支纱。新疆棉被蓬松保暖,人民币的主要成分就是棉花,较好满足了全球范围内对棉制纺织品服装的刚性消费需求,是中国纺织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料保障。

棉农采摘棉花,颗粒归仓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生产国,年度棉花产量近60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23%,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已深深融入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供应链中。全球一些知名的服装品牌都使用****。

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加工基地、纺织服装出口基地。****产量占全国89.3%,2021年产量达512万吨。50%以上农民种植棉花,其中少数民族占70%以上。纺织规模已达2000余万锭,棉花已成为新疆当地百余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赵子建秘书长非常担忧****制品禁令对我国纺织产品的深度影响,如中国品牌服装将被沃尔玛、家乐福、马沙百货、H&M、Zara等国际大型超市拒之门外,严重损害各国纺织服装消费者、零售商、分销商和进口商的利益,并将最终伤害到世界纺织服装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稳定繁荣发展。对纺织企业出口来说,提高了关税,面临退货、没收货物或者罚款等风险,将导致一些大型服装品牌撤离中国,加速将纺织服装供应链转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地区。 赵子建秘书长向全行业、全社会呼吁:要加大****及产业工人机械化的宣传,增加国际互信,认真评估禁令深远影响,做好长期战略准备,加强收储,扩大新疆棉及制品国内消费,稳固生产和供给,畅通内循环,化解不利影响,全力保持和维护纺织服装行业健康发展新局面。

赵子建秘书长提出的主要应对措施建议如下:

一、加强宣传,增加互信

建议有关部门呼吁国际纺织服装品牌商从业界共同利益出发,针对关于新疆的无端指责,保持谨慎与克制;2021年新疆机采棉种植面积已达1700万亩,北疆地区95%以上棉田已实现全程机械化,南疆地区棉花采收机械化率在四成左右,不存在“新疆数十万少数民族劳工被迫手工摘棉花”的情况,即使在最忙碌的采摘季节,也不需要大量的“采棉工”。针对国际上的指控,各类媒体要加强对外宣传。欢迎组织全球棉纺织产业链各方通过赴疆考察、第三方尽责调查等各种途径更多地了解****产业的真实情况,共同推动产业链透明度提升,增进理解与互信,同时积极与国际品牌商沟通,打消其疑虑,争取支持,正常使用****及其制成的纱线、面料,逐步减少和消除对新疆的恶意和偏见。

二、保护收储,分散种植

建议国家快速启动****轮入,支撑棉价。通过多收储政策对新疆棉进行保护,加工企业顺势套保,纺织企业在低位加大买入量。减缓****销售压力。建议农业和纺织部门重新部署调整国内棉花产业布局,制定补贴等切实可行的政策,采取金融土地价格等强有力措施,扶持鼓励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北三江流域、华南棉区及山东、河南、江西等省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推广改良优质棉种,确保棉花及棉纺产业的战略安全,化解棉花种植过度集中的风险。

****无人农场,机械化采棉实景

三、自动作业,转型升级

一辆新型采棉机在采收、分离、去杂、打捆等作业中可一气呵成,每隔 30 分钟就能出一个 2.5 吨重的大棉包,机采棉模式有利于促进棉花生产清洁、提质增效,节省成本,促进棉农增收。建议继续加大采棉机投入使用范围,在新疆全面推行棉花采收机械化,奖励跨区作业全程不落地的采棉机,降低棉花拉运仓储成本。建议组织针对与棉花产业出耕整地、地膜种植、精量播种、膜下滴灌、脱叶催熟、籽棉贮运等自动化的新装备、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科技攻关,推进采棉机研发生产迭代更新,融合植保无人机喷施、大数据监测、卫星导航定位自动驾驶等技术,使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农业机械装备成为新疆棉农的得力助手,重点打造“****无人农场”。

四、刺激消费,内销循环

中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完整和独立的纺织服装工业,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中间品市场和零售消费市场。建议大力开展消费促销活动,畅通国内大循环大流通。全面扩大和鼓励以新疆棉为原料制成的纺织品和服装等在国内零售市场的消费积极性。如组织专卖店和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等开展新疆棉制产品促销活动,通过打折扣和发放电子消费券等多种手段对棉类服装、家纺、日用品等惠民补贴形式,激发消费者对优质新疆棉制品的购买活力和热情。建议多举办棉纺新品展览、专场发布、棉纺论坛、棉纺大赛等纺织服装产业链活动,催化和助推棉纺织行业可持续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五、国货自强,品牌为王

新疆长绒棉柔软亲肤、弹力透气,适合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长年供不应求,建议积极加强“****”、“新疆长绒棉”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维护知识产权和声誉利益。让“****”成为世界品牌服装争相使用的高品质原材料。建议在新疆大力推广劳动体面、品质优良、可追溯的棉花生产模式及其制成品,提升品牌形象。加大创意设计力度,提升产品品牌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三品”战略,提高中国棉纺织品附加值,加快塑造自有服装品牌,提高定价和准入话语权,全面提升中国自身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处的层级,为向高端产业链升级奠定良好基础。

六、加快研发推广,纺织新材料

建议加大棉纺及替代品的研发生产、科技创新,通过科研院所、产业集群、行业协会、企业等层面深度融合,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创新步伐,加大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竹、苎麻、木棉、蛋白纤维等生物质纤维的研发力度。大力支持赛得利等绿色企业,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对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给予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掌握标准,掌握行业话语权。尽快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纺织新材料优势,以便继续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世界市场竞争加剧、商业问题政治化的背景下,获得新的更大生存发展空间。

新疆采棉群众在田间留影,图片系无人机拍摄

据赵子建秘书长最后建议,中国纺织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除了在面料和生产过程的环保层面,还要更多的考虑体面劳动、社会对话、性别平等、绿色制造、环境友好、可持续创新、负责任供应链、尊重产权、诚信竞争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