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里的父亲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拉上上十亩棉花,还说,自己动得,不要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哪。
③我循声站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不闲着,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着走近的我笑着,打着招呼。黢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颤抖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④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佝偻着前行的。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⑤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羸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一样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
⑥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也许是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头枕着棉花一动不动地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
⑦他侧着身子,躺在灰色的棉花壳上,头枕着雪白的棉花。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可是,他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又怕惊扰了他的清梦。
⑧静静地睡着的父亲,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粲然如盛开的棉花。他是看到了桃红李白的绚丽,还是闻到了油菜芝麻的浓香?是尝到了大米麦子的绵软,还是摸到了蚕茧棉花的和暖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父亲一定在惦记着他的春种秋收,他的夏播冬藏,不然,他的笑里怎么会飘来丝丝的甜呢?
⑨也许怕打扰了父亲,风顽皮地小跑来;也许怕惊醒了父亲,太阳躲进了云里。在这里,除了父亲均匀而舒畅的呼吸在轻轻地流淌,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
⑩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种永恒——因为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的心里霍然盛开。
【小题1】请你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对文题的理解。【小题2】请任选角度赏析句子。
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
【小题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⑩自然段的作用。
【小题4】“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
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
化君
①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
②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击落一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
③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
④母亲早就不记得那棵老枣树了。母亲连我也不记得了。
⑤老枣树是否还记得我和母亲?哦,一定会的。如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和老枣树。
⑥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老枣树上长出一颗颗青粒儿的时候,我就闹着要母亲去够。母亲说,枣红了才好吃。
⑦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母亲仰头朝树上望,忽而举起棍子就打。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心里浮泛着欢喜快乐的泡泡。当我将一颗枣抓在手里时,快乐的泡泡便从心里溢出来,飘满一院子,墙根的狗尾巴花也在笑。
⑧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母亲说,枣熟透了才好吃。等树上的枣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枣糕吃。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
⑨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
⑩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跟母亲要爸爸。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儿地哭喊起来。母亲把我按到怀里搂了一会儿,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
⑪那天,母亲的力气大得很,只一会儿工夫,树上的枣全都被她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
⑫十三岁那年,红枣刚刚收获下来的季节。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
⑬真的,我举起棍子噼哩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可跟着,我嘤嘤哭起来,树被我打得光秃秃的,地上落满树叶和树枝。我开始埋怨母亲,把枣树打坏了,就结不了枣了。母亲却笑微微地说,枣树越打越旺。
⑭我想,这一定是母亲用来骗人的话。直到第二年秋天,一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
⑮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抓起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
⑯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这时我才发现,院子里已洒满月光。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弯身去拾,一眼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顿时,我的眼泪叭嗒叭嗒掉下来。
⑰一次次,我用打老枣树的办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但我不知道,当我拼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
⑱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含辛茹苦,将我拉扯成人,我却因为生活中的风吹草动或种种不如意一次次向母亲哭诉和发泄,而每一次哭诉和发泄都会像刀子一样剜割着母亲的心。然而,越是这样的时候,母亲对我的爱就越浓烈。
⑲后来,我离开了母亲,离开了那棵老枣树。无论我走到哪里,每年收枣的季节,母亲总会挎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这让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
⑳夜深了。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
(选自《中国校园文学》)
【小题1】文章⑦至⑪段描写了母亲两次打枣,请仔细阅读完成下表。打枣的原因 | 打枣时母亲的心理活动 | |
第一次打枣 | ① | ② |
第二次打枣 | ③ | ④ |
【小题2】“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从人物描写角度,联系上下文赏析这句话。
【小题3】第⑱段作者说“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联系全文说说母亲和枣树有哪些共同之处。
【小题4】有一种人以你的快乐为快乐,以你的感伤为感伤,他们就是你的父母。读了本文后你对父母的爱,对亲情一定有了更多的感悟,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和作者的感情,谈谈你的认识。
闭着眼睛的男孩
毛小懋
①走进青眉山小学的第二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很简单:我喜欢……
②第三天早晨,我就知道了有的孩子喜欢篱笆上的牵牛花和枣树林里的知了,有的孩子喜欢在秋天的岭上追野兔子,有的孩子喜欢把毛毛虫放进女同学的文具盒里,有的孩子喜欢沉默,曾经一连九天一句话也不说。
③还有一个孩子,叫聂国柱,他的作文让我吃了一惊:A我喜欢闭着眼睛,尤其是爸爸打我的时候。奶奶说,闭着眼睛,巴掌打在身上就不疼了,心里就不难过了。打完了,睁开眼睛,就能把刚才的事忘了,就像没有挨过打一样。
④下课后,我把聂国柱叫进了办公室。他是坐在教室角落里的一个男孩,四肢很细,脑袋很大,像谷穗一样沉甸甸地低垂着。我翻开他的作文簿,问:“你爸爸经常打你,是真的吗?”聂国柱重重地点了点头。“他为什么打你?”聂国柱咬着嘴唇,迟疑地说:“他是一个酒鬼,每天都喝酒,喝了酒就要打人。”
⑤我是新来的老师,颇急于在孩子们心中树立威信。我觉得现在是一个机会,于是站起来说:“走,带我去你家,我跟你爸爸谈谈。”说着我牵起了聂国柱的手。不料,聂国柱轻轻地挣脱了我的掌握,低着头说:“不管用的,我爸爸不会听你的,”顿了顿,他补充了一句:“去年陈老师也跟我爸爸谈过,一点用都没有。”我尴尬地愣住了。陈老师是我的前任,她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她甚至说服了不善言谈的我,来青眉山小学为她代一年的课。
⑥聂国柱接着说:“我爸爸喝醉酒就管不住自己了,一定要打人,家里只有奶奶和我,他不能打奶奶,只能打我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只能安慰他:“过几天,我一定给你想一个办法。”聂国柱点点头,慢慢地退出了办公室。
⑦我给在县医院养病的陈老师打了一个电话。陈老师说,跟聂国柱的爸爸是不能讲道理的,越蛮横才越有效果。于是,我想出一个办法,晚上把聂国柱留在了我的宿舍里。当天晚上,聂爸爸很着急,问遍了全村。他当然问不出结果,因为班上所有的孩子都在帮聂国柱。第二天,聂国柱继续上课,晚上继续住在我的宿舍里。
⑧聂爸爸心急如焚,酒都顾不上喝了。第三天晚上,他在村口的打麦场里放声大哭,边哭边打自己的耳光,说一定是自己的巴掌打走了儿子。班上的孩子发现了,飞跑来告诉了我。我急忙带着聂国柱去打麦场。聂国柱也哭出声来,扑在了爸爸的怀里。
⑨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而神奇,从此聂爸爸再也不打聂国柱了。
⑩年底的最后一堂作文课,我让孩子们练习写人物。聂国柱写的是《我的奶奶》:“我的奶奶头发很白,眼睛很大,但是她总是闭着眼睛,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她是一个盲人。奶奶曾经告诉我,受欺负的时候,只要闭上眼睛,心里就不会难过了。我试过很多次,其实一点也不灵,但是受欺负的时候,我还是会闭上眼睛。因为,奶奶是世界上最疼我的人,闭上眼睛我就能看见奶奶看见的世界,我就知道我和奶奶在一起了……”
我站在讲台上。把聂国柱的作文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都羡慕地扭头去看聂国柱。B聂国柱躲在角落里,激动得手指都在颤抖,两只大眼睛羞怯地盯着课本。
读完一半,我抬头朝聂国柱微笑,却看见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眼角似乎掉下了一颗闪亮的泪滴。
(选自《新小读者》,有删减)
【小题1】根据上文①-⑨段,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情节要素 | 开端 | 发展 | 高潮 | 结局 |
情节概括 | “我”在作文中发现聂国柱挨打 | 聂国柱爸爸再也不打聂国柱了 |
【小题2】请仿照下面对第②段文字的批注示例,任选角度对文中划线的A、B两句做批注。
示例:山里的孩子或活泼,或沉默,作者这样写肯定是为了烘托本文的主人公的。这个“闭着眼睛的男孩”会是怎样的一个特别的孩子呢?
批注一:
批注二:
【小题3】小说中聂爸爸这个人物形象真实饱满,请作简要评析。
【小题4】请从小说主旨的角度,给文中聂国柱的第二篇作文《我的奶奶》写评语。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