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曝成语:绵里藏针

周一到周五 每天十分钟

成语不用错 学习更轻松

绵里藏针

今天日曝成语给大家讲一个很矛盾的词:“绵里藏针”[mián lǐ cáng zhēn] 。

这次我们先看出处,再看意思。

这个词先出现在元代戏曲作家石君宝的作品《曲江柳》第二折:“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筋。” 到了清代,又有一个小说家西周生写了一本《醒世姻缘传》,里面提了一句“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

先来看第一个,大家很明显都能看出来,这句话用了一个不讲究格律的对仗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绵”是绞丝旁的,而不是木字旁的“棉”。为什么我要和大家强调这个差别呢?一是为了防止写错字,二是因为这个字是这个词的一个关键。“棉”一般指的是棉花,在中国也不算太稀罕的东西;但“绵”指的是丝绵,在古代,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纺织材料,普通人家一般没什么机会用上。

丝绵的质地非常柔软,而里面却藏着一根细细的针,肯定会让人很难察觉,容易受伤。而这样一把小小的针还能够剔髓挑筋,对应上面的那句“笑里刀剐皮割肉”,真是让人毛骨悚然。

这个词的第一个意思就是形容人外贸和善但是内心却非常恶毒。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第二个出处,能够和知心这个词对应,应该是一种还不错的状态。丝绵是柔软的,而针是刚硬的,这里的意思就是指人柔中有刚,刚柔并济。

这个词的两个意思,一个贬义一个褒义,非常矛盾,大家理解和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上下文关系。

上游君造句

这个人在外总是一副好好先生的样子,实际上是绵里藏针。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打赏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游学文科”o(*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