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道木棉开,红色文化通过橱窗展演走近青年
千年古道添秀色,红棉花开传青年。每周六的北京路上,青年歌声在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里悠扬响起,与古道上的木棉花互为衬托,交相辉映。
记者了解到,今年三月,市青年宫“红棉舞台”推出各类演出,邀请港澳青年、新兴青年、独立音乐人、在校学子以及各类青年艺术团体开展专场展演,引领青年群体成为红色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传播者,从歌声中感悟红棉情怀,在旋律里传承红色血脉,让红色文化的种子在青年心中扎根、发芽,开出延绵不绝的“红棉之花”。

红棉舞台演绎先烈故事,红色经典注入青年活力
“就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伴随着铿锵的誓言,舞台上的青年演员深情告白,以歌剧的形式将革命先烈周文雍和陈铁军壮烈凄美的爱情故事生动再现。3月23日,广州市青年文化宫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开展橱窗剧场“红棉之夜”系列展演,上演以广州起义为背景的歌剧《刑场上的婚礼》选段,创新演绎具有广州文化特色的红色故事,让更多青年感受红色革命精神,为红色经典注入新活力。
歌剧《刑场上的婚礼》选取了***员周文雍、陈铁军的革命故事,以壮美的基调,融入广东音乐、广府元素,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红色文化体验。“通过致敬百年前的革命先烈,我自己在演出中也深受启发和感动。”表演者王启元说,对他而言,参演的过程就是一次最生动难忘的学习。演员通过自己的感悟理解,把革命先烈的气概、精神进行演绎,用角色致敬青春,以节目启发观众。台上台下的青年演员和现场观众一起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

“表演者再现了先烈们对信仰的坚定和执着,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市民翁先生在观看后说。
红色文化融入协同育人,红色实践筑牢信仰根基
红棉漫卷如画,红色乐章齐奏。自3月2日晚粤曲《红棉》正式拉开“红棉之夜”系列展演的序幕以来,三月的每个周六,北京路“红棉舞台”轮番上演橱窗剧场“红棉之夜”、红棉花开小型音乐会等各类红色展演项目,市青年宫联合珠江钢琴集团等国企和广州大学、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市十六中、市十三中等高校、中学进行粤剧、歌曲、器乐、舞蹈、诗词朗诵等内容展演,并展示独立音乐人培育计划、市青年宫艺术团等文化育人的实践成果,深化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学校等平台合作联动,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育人资源。

市十六中编排的词朗诵《我爱你,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带来钢琴演奏《万疆》、讴歌信仰力量的歌曲《向往》……市青年宫“红棉舞台”联合学校、文艺团体、文化单位等开展红色文化展演,以歌曲记录峥嵘岁月,以旋律诠释光辉历程,构建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协同育人体系,旨在让红色文化不断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筑牢红色信仰根脉。
“通过参加这次展演,不仅让爱国情怀深埋于心中,在排演和表演的过程中更是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信仰力量。”来自市十三中的学生余昭仪表示。

当代青年充当主力主角,青春风采点燃红色激情
时代各有不同,红色文化一脉相承。记者从团市委获悉,作为全市“红棉舞台”核心场馆之一,市青年宫开展的系列展演活动始终聚焦青年群体,将港澳青年、新兴青年、企业青年、高校青年、中学青年等不同青年群体汇聚一堂,以文艺展演等形式、以青年的视角表达对红色文化的感悟,推进红色文化深入各类青年群体,让青年在参与展演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塑造,全面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据了解,市青年宫“红棉舞台”活动贯穿整个三月,得到了众多协会团体、文化机构、高校、中学、企事业单位及广大青年文艺团体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这次活动通过红色节目展演的形式让广大青年在回顾红色历程中传承红色基因,也激励着我要继续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奋斗精神。”珠江钢琴集团团员青年麦东娇说。
“精神代代传承,离不开青年的参与和传播。我们将充分挖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让广大青年群体在红色文化熏陶中感悟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凝聚磅礴力量。”市青年宫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广州青宫橱窗剧场、城市青年音乐空间等展演平台的建设,强化青年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以文艺形式、青年力量生动讲好红色故事,推动广州青少年由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让红色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姝泓 通讯员:穗团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