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看到古代女将的出现,比如花木兰、樊梨花、穆桂英、杨门女将等那些妇孺皆知的名字,但是这些人物大多还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甚至这些女英雄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都不一定。咱不是历史学家,不敢在这儿下定论,甚至“咱都不敢问”,总之这些名字没有出现在所谓的正史中,唯独有一个人例外,她就是秦良玉。秦良玉是明末著名女将军,曾受封为镇东将军、太保兼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头衔,并有着忠贞侯(一说忠州侯)的爵位。尽管那时已经是失去了大部分疆土的南明时期,但不可否认秦良玉依然是中国历史上头衔最高的女将军,尤其与其他女名人入选《列女传》不同的是,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在正史将相列传里被单独立传的巾帼英雄。

那么作为四川人的秦良玉,与老北京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还真有,而且联系还挺大:她为北京留下了地名儿,一个是四川营胡同、另一个是棉花胡同。这是因为秦良玉曾代领夫职、进京勤王。

秦良玉的丈夫是石柱宣抚使(土司)马千乘,他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因祖上有功世袭石柱县土司。而秦良玉本人也是自幼习文练武,不但能写一手好文章,而且擅长骑射,尤其胆智过人,自己训练了一支军队。据说秦良玉还是位大美女,但别看她姿态风度娴静文雅,但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所领军队号称“白杆兵”,远近闻名,也常随丈夫一起带兵出征。在马千乘讨伐播州之乱的时候,秦良玉就承担起了带兵负责押运粮草的重任。后来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告,病死于云阳的监狱,于是秦良玉代领夫职,做了石柱土司。泰昌年间,后金(清朝的前称)入侵辽东,朝廷诏令秦良玉出兵援助。秦良玉派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兵出征,结果哥哥秦邦屏战死沙场。后秦良玉亲率三千人马前往榆关(今河北山海关)剿平叛乱。此后的秦良玉也称得起是南征北战、收复失地无数,也因战功多次受到朝廷的赏赐和加封。崇祯三年,清军大举进攻,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极进围京都,秦良玉亲率兵马奉诏勤王。

由于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连年的征战更是让国库空虚,秦良玉带兵勤王朝廷竟然连军饷都给不足。没办法,秦良玉只好尽散家资以充军费。秦良玉带领白杆兵三次进京,部队所驻扎的地方一个是骡马市大街的四川营胡同,另一个就是西城护国寺附近的棉花胡同。

四川营胡同在明朝时就叫四川营,后改为四川营胡同,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当年在京蜀人还建造了四川会馆,民国时期,会馆大门还挂着匾,上写“蜀女界伟人秦良玉屯兵遗址”。而北京叫棉花的胡同远不止一条,原东四有条棉花胡同,已撤销;南锣鼓巷附近的棉花胡同人们习惯称之为东棉花胡同;今天咱们说的这条西城棉花胡同则被俗称为西棉花胡同;而在四川营胡同附近就更多了:棉花巷、棉花下二条、下三条、下五条等,估计有十几条之多。

东棉花胡同因过去的棉花市场而得名,因“中戏”校址在此而名声大噪,与秦良玉无任何关系。而西棉花胡同以及四川营附近的棉花巷等,则都是因秦良玉在此驻军而得名。那么驻军与棉花有什么关系呢?刚才咱说了,秦良玉进京勤王是军费严重不足的,只能通过“自掏腰包”的方式来解决。然而打仗是最耗费钱财的,可秦家又不是富可敌国的有钱人,散尽家财也难以维持巨大的开支。于是秦良玉只好发动自己的部队搞“三产”!秦良玉是女将,随行的军队中也有不少女兵,秦将军就让这些女兵纺织棉布、筹集军饷,据说四川营胡同附近的棉花巷等,更是当年秦良玉让兵丁开垦出来的棉花地。

由此可见当时是多么的困难,这些兵丁既要打仗、还要纺布、甚至屯田,也就是说当年驻军所占据的房子,有可能既是军营又是纺织车间。值得一提的是,棉花胡同还有名人故居,那是棉花胡同66号,这所普通的四合院中住过的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民国时期的名将、护国运动的领袖之一蔡锷。蔡锷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1913年,蔡锷被袁世凯召进北京,表面是笼络,实际上是监视。当时蔡锷将军就住在棉花胡同,这所宅子里发生过多少惊心动魄的事件自不必细表,仅蔡锷与京华名妓小凤仙之间那情真意切、凄回辗转的爱情故事就够人们谨记的了。

此外,当年秦良玉屯田的那片棉花地里,后来竟然神奇的“孕育”了很多艺术界英杰:棉花下三条1号是著名京剧艺术家马连良故居;棉花下五条7号为著名京剧艺术家叶盛兰住所;棉花上六条6号住过京剧艺术家赵桐珊;棉花下六条11号寓居过著名鼓师赓今群;刚才提到过的四川会馆曾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故宅;棉花下七条1号曾是李少春宅院,15号住着京剧艺术家金少山;京派评书代表人物连阔如先生在棉花八条6号住过;就连京韵大鼓的宗师刘宝全的故宅也位于棉花九条6号……,如此多的艺术家聚集于这小小的“棉花片儿”中,可以说是叹为观止呀!

民间还曾流传着棉花头条1号是 “凶宅”的说法,因为传说秦良玉曾在此院处死过违反军纪的士兵。这种说法无从考证,倒是当年林白水先生办《社会日报》得罪了军阀而被杀时,确是住在这里。现如今,这些故居全都一一完整的保存着,这不太现实,倒是听说蔡锷故居大体保存完好,不过已经改为气象局宿舍。而四川营胡同已成了宽阔的马路,四川会馆也已为民宅,匾额、楹联等早已不在了,只留下女将军千里勤王的一段佳话还在民间流传。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