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种植棉花,南疆大部份耕地需要进行秋翻和冬春灌,灌水定额每亩300-350立方米左右。棉花种植规格分人工采摘模式和机械采摘模式两种。
滴灌系统地面管网安装
毛管安装 ①在当年棉花播种前,提前购置滴灌毛管、地膜、棉种等,播种时,通过播种机一次完成棉花播种、铺设毛管、覆膜工作;②毛管按照棉花种植规格(机采模式10厘米+66厘米+10厘米+66厘米、人采模式20厘米+40厘米+20厘米+60厘米)铺设。
支管安装 ①在完成棉花播种、铺设毛管、覆膜工作后,取出上年末拆卸储藏保管的PE支管,检查无破损后,按照其在原始滴灌系统中的安装位置铺设安装,然后与分干管和毛管连接,恢复滴灌系统;②开启水泵逐次冲洗各条支管和毛管;试运行,检查滴灌系统安装恢复情况是否完善,若有漏水现象,应及时处理,使滴灌系统处于运行临界状态,随时可以进入工作运行状态。
滴灌运行管理
操作程序 ①按照滴灌系统建设设计的轮灌方案,根据土壤墒情或棉花生长的需水规律和确定滴灌系统运行时间,打开相应分干管闸阀及相应支管的球阀和对应灌水小区的球阀进行灌溉,当一个轮灌小区灌溉结束后,先开启下一个轮灌组,再关闭当前轮灌组,先开后关,严禁先关后开;②系统应严格按照设计压力要求运行,以保证系统运行正常;③种植户可根据气候、耕地墒情、机械准备和综合生产计划的实际情况,3月下旬(南疆和东疆)至4月上旬(北疆地区)进行播种。在棉花播种时采取和墒适时播种或干播湿出方式进行播种。对于干播湿出播种棉花,可以根据当地气象预报调整出苗时间,抵抗气象灾害风险,在合适的气象条件下(当地连续3天的地温稳定通过14℃时),通过滴灌系统滴入出苗水,出苗水灌水定额每亩10-15立方米即可,干播湿出棉花根据土质不同在5月下旬-6月中旬滴灌头水;④棉花出苗后应及时放苗封土,棉苗一片真叶时进行定苗,两片真叶时结束,严禁留双苗,做到一穴一苗,定苗后及时机械中耕,收获株数保证在每亩1.4万株至1.6万株,一穴一粒精量播种、侧封土棉田应在2-4片真叶及早封土,以促进棉花根系发达,培育壮苗。第一水根据土壤墒情和棉花长势在6月上旬进行;⑤在棉花出齐苗后,两片子叶展平转绿进行第一次化控,长出2片至3片真叶,日生长量大于0.7厘米时进行第二次化控,第一次滴水前进行第三次化控,7月上旬打顶结束后进行最后一次化控;在棉花生长期间,可根据气候和土壤墒情进行化控,以水控为主,化控为辅;⑥棉花生长期间,6月5日前后滴头水。在水源供水保证率达到90%以上时,根据土壤墒情或7天至10天为灌水周期进行棉花滴灌灌水,8月下旬-9月上旬停止灌溉,整个生育期灌水9-12次左右。灌水定额根据棉花生长各生育阶段需水规律确定,灌溉定额:壤土棉田每亩250立方米左右,砂壤土棉田每亩300立方米左右。在水源供水保证率只能达到75%时,壤土棉田滴水8次至10次,8月下旬停水;砂壤土棉田滴水10次至12次,9月上旬停水(一定要根据天气变化);每次灌水定额每亩25立方米至30立方米。
注意事项 ①定期对管网进行巡视,检查管网完好情况,如有漏水应立即处理;②系统运行时,应经常检查压力表读数,保证系统在正常压力范围内运行;③每年在系统第一次运行时,应认真做好调试工作。当系统种植作物发生变化或毛管铺设间距、毛管流量变化时,应重新拟定轮灌编组,保证灌溉质量。
施肥管理
1.有机肥、60%磷肥、30%钾肥和20%的氮肥作为基肥播种前深翻施入。
2.追肥:剩余80%氮肥结合生育期滴灌施入。第一次,始蕾期:每亩2千克至3千克;第二次,盛蕾—初花期:每亩3千克至4千克;第三次,初花—盛花期:每亩4千克至5千克;第四次,花铃期:每亩4千克至5千克;第五次,盛花结铃期:每亩5千克至6千克;第六次,结铃期:每亩5千克至6千克;第七次,铃期:每亩4千克至5千克;第八次,铃期:每亩1千克至2千克。
灌溉终止后地面管网及设备管理
1.棉花生产季节结束后,对滴灌系统PE支管应在正午高温时进行编号盘整控水回收,整体遮阳储藏放置在库房;对滴灌系统毛管统一回收,与滴灌带销售厂家协商进行购置与置换。
2.终止灌溉后,对滴灌系统水泵、变压器,进行拆卸维护保养,然后妥善放置在库房保存;对过滤系统设备、施肥设备进行拆卸维护保养,妥善存放;开启滴灌系统管网各管道排水阀,放空地下管网中的灌溉积水,以防冬季严寒冻裂地下管道。
图文由农之道编辑整理,转载需注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